返回第二十六章 主簿又要干啥(第1/2页)  三国最强主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郝昭忧心忡忡,慢慢道来:“我县如此积极赈济流民,只怕别县不似我县这般,到时所有流民都聚集于我县,主簿大人虽然有钱,怕也是有坐吃山空的那一天啊。”

    郭威微微一笑,道:“县尉大人忧心的极是,我计算过,一个成年男子一天要吃2斤粮,极限情况下一天吃4两粮也饿不死,1石粮一个成年男子敞开肚皮吃,可以吃60天,省着点吃可以吃300天。

    目下我县筹集了十万石粮,依我估计,再筹集十万石,就到了市场极限了。

    二十万石粮可以供十万人吃120天到600天,所以供养十万人到第二年秋收,毫无问题。”

    李天宝和郝昭听郭威报了这么一大串数字,脑袋都晕了,但是那句“供养十万人到第二年秋收”,倒是听得明白。心里也松了口气,流民可劲来,也到不了十万人。

    郝昭道:“主簿大才,昭佩服!”

    郭威有些汗颜,这算什么才干。

    众人商议停当,郭威和郝昭正准备出去,李天宝却单独叫住了郭威,道:“石串,你看我的闺女二丫如何?”

    郭威脑海中浮现出二丫平时那个迷糊样儿,心想:还能如何?二呗,不然能叫二丫?

    郭威拱手道:“令爱冰雪聪明,难得一见!”

    李天宝松了一口气,道:“那我就放心了。”

    “明公,放心什么?”

    “没什么,你去吧。”

    当当当。

    大街上突然响起了锣声,原来郝昭领着一班衙役在那布告:“所有流民注意了,县尊大人在城西湖边设了粥棚,人人有份,人人有份!”

    类似的队伍,县城里有好几拨,村里也派了人沿村通报。

    流民们大多早已饥寒交迫,闻讯后人人热泪盈眶,不少人直接跪下来大喊“县爷大好官啊!”“县爷公侯万代!”之类的话。

    更多的人早就拔腿往城西跑了,跪着的人也反应过来,赶紧爬起来往城西赶,生怕慢了一步。

    郭威带着几个吏员,在湖边树林大概一里远之处架了五口大锅,大锅旁边好几辆车,粮食堆的高高的。大锅里的水咕嘟咕嘟直冒,里面的粟米眼看就能吃了。

    大锅前已经聚集了不少流民,郝昭几乎清空了县尉署,带着几十个差役在维持秩序。

    流民们排好了队,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大锅,闻着锅里散发的香气,留着口水一动不动,仿佛被施了定身法。

    郭威看几口大锅里的粟米差不多都熟了,跟郝昭通了通眼色,然后大声宣布:“开始放粥!”

    流民本来被施了定身法,听了郭威命令都激动起来,人人都急不可耐,探着身子,伸长了脖子,两股都绷紧了,双脚不安的踏着,随时都有可能冲出去。

    郝昭早想到会这样,手里的鞭子甩了几个响亮的鞭花,大声道:“保持秩序,排好队,我看谁敢造次!”

    郝昭本就雄壮,当了多年公差,不知道抓了多少穷凶极恶之徒,又上战场手刃了不少贼人,自有一番威严,流民们见郝昭发怒,心中害怕,都安静下来,有序领粥。

    “谢谢,谢谢公爷,谢谢!”

    所有领粥的流民,都千恩万谢。领到了粥,也顾不得烫不烫,吸吸溜溜赶紧吃了起来。滚烫的一碗粥,不一会功夫就吸溜完了,小心翼翼的观察一下放粥和巡视的差役们,犹犹豫豫的又跑到队末,重新排起队来。

    郭威和郝昭在一边看着流民长龙,基本上每人手上都捧着一个破碗,毕竟出来讨饭,一个破碗还是必须的,也有一部分人连个破碗都没有,一人捧个一个大树叶,也焦急的等待着。

    郝昭感慨道:“百姓如此艰难,幸好遇到了县尊大人,和主簿大人你!”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