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 郝昭的担心(第1/2页)  三国最强主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小插曲来的快,去的也快。

    黄巾贼情紧急,但是饭还是得先吃了,宴饮继续。

    众人还从未见过这样拿钱不当钱的人,对郭威都是刮目相看,人人争相敬酒,连县令都冷落了。

    还有于间,一个人在角落里生闷气,谁也不去注意他。

    于间仰面朝天,心中悲苦:现在按计划应该是让我大出风头的时候,这都是哪一出啊?苍天何其不公!

    酒至半酣,郭威高调宣布,县尊和主簿要在县城北仓库,设点儿高价收粮,高于市面价格一倍!

    大家眼珠眼看又要掉落一地。心道此人有病不成?就是财大气粗,也不能把钱丢着玩啊。

    今年朝廷为了给大军供应粮草,又向平头百姓征了不少粮,以至粮价大涨,大家都是瞅准机会,屯了不少粮,高价卖掉,小赚一笔。

    如今市面上粮价一石大概一百钱,不少人都准备出手,或者已经出手了。现在县里要高于市价一倍买粮,岂不是两百钱一石?这不是小赚一笔,而是大赚一笔啊。倘若把自己的存粮卖掉,再去别处买粮回来,又能大赚一笔。谁说地主们就没有商业头脑,这算盘打的很响嘛。

    县尊和主簿大人同感民生艰难,为大家谋福利来着,好官啊!

    众人都是兴高采烈,有个别已经卖了粮的人不停长吁短叹,恨不得要吐血当场。不过都被欢乐的人群淹没了。

    大家都坐不住了,酒也不喝了,纷纷起身告辞。谁知道主簿大人什么时候病就好了!

    众人尽皆散去,李天宝忍不住问道:“石串为什么非要双倍价格买粮?”

    郭威微微一笑,道:“一则,我们想要快速征粮,这个法子最快;二则,今日双倍买进,怎知明日不会三倍卖出呢?”

    李天宝见他说得云山雾绕,也不深究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由他折腾去吧。

    半月以来,东平县卖粮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地主富户争相卖粮,不少人到别县买粮,倒卖到本县。县城北仓库前面大排长龙,仓库吏员们根本忙不过来,郭威只好到县尉署,请郝昭抽调几个人过来。然而一则郝昭忙着整顿治安,这也是大事,人手本就不足,二则县尉署的人业务不对口,也干不了仓库的活儿。

    郭威只得作罢,让情绪高涨的卖粮群众慢慢排队吧,反正大家都愿意着呢。

    看着原先干瘪的仓库日趋充实,郭威心里也跟着充实了。

    这天郭威被二丫神神秘秘的拉出来。

    郭威不明所以,但是毕竟是顶头上司的女儿,不得不放下工作跟了出来。

    原来二丫发现了一个大湖,兴奋的很,马上想到要跟郭威分享这一消息,所以不管不顾拉着郭威出来游玩来了。

    知道真相的郭威,白眼能翻到天上去,我能不知道东平湖吗?

    本着中国人三大传统理由之一—来都来了的想法,还是跟着二丫玩了一上午。

    中午回到县城,郭威和二丫安步当车,走在街上。

    街上有不少衣衫褴褛之人,这寒冬腊月的,不少人居然打着赤脚。

    跟郭威预想的一样,东平县出现了不少流民。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只知道卖官鬻爵,贪财敛权,不知其他。朝廷官府横征暴敛,加之地方豪强兼并土地,交的税越来越多,交税的人和地却越来越少。

    即使是太平年间,不少百姓都流离失所,挣扎在饥饿和死亡的边缘,黄巾之乱爆发的地区,但凡有点逆反精神的人,都削尖了根木头参加黄巾了,剩下的老实人都变作了流民。

    再加上黄巾失败,逃亡却没有变作流寇的士兵,流民数量更多。

    青徐二州,大部分地区未受战乱波及,所以成了流民流动首选之地,东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