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 脉络(第1/3页)  海工记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海工记事最新章节!

    A,B,C逛完已经中午了,秦月找了一家快餐店要了一份盒饭吃。吃饭的人很多,她等了一会儿才有空位。秦月放下了盒饭,又把背上的双肩包摘了下来,才坐下来,抱着背包吃饭。她的背包已经装满了资料,让她感到遗憾的是,那些资料大多数是英文的。刚才在外国展商的展厅里一圈走下来,秦月已经慢慢地捋清了这个行业的脉络。

    首先,自然资源或者社会资源是一切的起点。比如说有海上石油、天然气需要开采,或者海上风能需要加以利用;或者有的国家或地区要填海造陆,或者建设大坝,需要为大坝打下根基,或者建设跨海大桥,海上生态岛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有人去施工,这个施工者(或者这些施工者),通常被叫做Contractor(承包商)。他们需要计算施工的收益是多少,成本又要花多少。如果他们手上有现成的船只和设备,那就再好不过了,可如果他们手上没有,就需要投资购买或建造。工程越特殊,对船只和设备的要求也就越高,成本也就越高。这些天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无论国内也好,国外也罢,一般都是国有的。国内的这些资源,一般会分包给大型的国有企业去开发建设,然后利润上缴。而国外的这些资源,有很多时候,政府会直接以招标的形式,将其出卖或者长期(至少五十年起步)出租给企业或个人,而这些人财力雄厚的可能会自己开采或建设,但更多的人为了加快成本回收速度,提高收益率,会将这些资源继续地分包下去。但不管怎样,干活的人都需要相应的船只和设备,而拥有船只和设备的人通常被称为船东(fleet owner)。

    船东需要特殊船只和设备施工的时候,就会委托设计院将自己需要完成的工程信息告知对方,让对方根据工程的需求进行设计。设计院很多的时候缺乏创新能力,而且他们充其量只能设计船只,在众多海工设备面前,他们也是彻头彻尾的外行。所以,设备的设计,船东会直接找最好的供应商去做,而船只的设计,他们则会找HDM这种有经验并有自己设计子公司的企业来做。然后,船东会把整船放到一个船厂去造。船东跟船厂所签订的造船合同可以是全包合同,就是把明确的技术规格书、厂商表和船舶设计都交给船厂来做。当然这个世界上有这样实力的船厂并不多。更多的时候,为了保证质量和控制成本,船东只会把一些附加值低的船壳、舾装、内装部分交给船厂去做,而自己握着大舌贝的采购权。

    船东也好,船厂也罢都需要采购设备。这些设备从中方的角度去看,有进口的,也有国产的。有标准件,也有定制的。这些设备无论大小都来自于供应商。而这些供应商也要分成三六九等。主机、推进器这种大设备,就像鱼的心脏和鱼鳍一样地重要,全世界最好的供应商也不过每样三五家。他们和客户的关系最为平等,因为双方谁都离不开谁。次一级的设备要分成定制设备还是标准设备,有能力根据船东或者船厂等客户的要求对设备进行改良、更新,达到为客户的项目量身定做目的的供应商都不简单,需要相当的实力才行。这样的供应商也没有几家。而那些生产标准设备的厂家,因为可以批量生产,所以很容易被抄袭和替代。不过他们的生存之道在于以下几点:规模庞大,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拓展新产品,行程产品系列,跨行业供货。这些举措都可以提高竞争者进入的门槛。再往下就是部件了。部件都是易耗品,像细胞一样,不断需要更新,所以他们虽然单价不高,却用量庞大,薄利多销才是他们的盈利之道。

    这样一来,从上到下,供应链基本明了。越往上,地位越高,话语权越大。越往下,地位越低,话语权越小。一圈逛下来,秦月郁闷地发现,国外厂家紧紧地把守着供应链的上游,而国内厂家却更多地聚集在供应链的下游。不仅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