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98、清末学堂的不屈意志,让学生成长为民(第1/2页)  蒋介石的一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平地的高度,”严翼均解释,“和学生高度一样。”

    虽然有人对严翼均说“站平地上说话没有威慑力”,但严翼均回答:“平等,就是最大的威慑力。”

    他说的没错。

    严翼均讲话时,他学生没有打瞌睡。

    听老师或县令讲话,龙津学堂学生会打瞌睡,就算听不清,他们也不会说什么。但校长讲话,他们不瞌睡,他们听不清的时候,还会大声说:“校长,俺听不清,你大声点行不!”

    “。。”严翼均。

    严翼均已经用了最大嗓门,但他用最大嗓门后,学生还是听不清。

    为让学生听清,严翼均转到一间大教室讲话。为达到平等效果,他改变了几千年来“老师在上学生在下”格局。

    严翼均把桌子围成一圈,他在其中一张桌子前说话。

    学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想听校长讲话,也不知道校长为什么把桌子围一圈。

    多年以后,他们理解了自己,也理解了校长。

    严翼均说的不多,继严翼均之后,县令开始讲话。

    县令让学生把桌子放回原来的位置c把讲桌抬到讲台上。

    他在讲台上讲话。

    县令是一个和严翼均意志不同的人,他虽信奉平等,但他认为平民没有话语权。

    “就算他们说话,也不会有人听,人只会听有权势的人说话,”县令两眼无神的说。

    为让学生理解“有权势的人有话语权”,县令讲话时,没让学生发言。

    县令还让几个打瞌睡的学生站了起来。

    县令讲了很多,学生听了很长时间。

    听很长时间的学生没记住什么东西。

    学生没记住县令的话,但他们记住了县令的样子:声嘶力竭,汗流浃背。

    继县令之后,讲话的是龙津学堂的老师。

    龙津学堂老师说校长县令讲的非常好,但他们还想补充两句。学生不想让他们补充,但老师们无视学生想法,自顾自的补充起来。

    龙津学堂老师补充了很多,学生最后记住的只有两句:希望你们像学八股一样学西洋技术,希望你们用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

    这两句和之前的话一样平淡无奇,但老师们说的时候,鞠了躬。

    他们鞠躬时,学生觉得一种沉甸甸的东西传达到自己身上。

    “那是一种意志,”一位学生说。

    在官办学校磨砺多年,龙津学堂老师的意志和棱角早已消磨殆尽,但他们心底仍保存着最初为人师表的愿望:希望自己学生成为努力的人。

    龙津学堂老师已经不再向人吐露心声了,他们在学校里没有话语权。

    龙津学堂老师有时会把自己的心声融入行动中,比如这次鞠躬。

    龙津学堂学生从老师简单的行动中,理解了他们。

    龙津学堂并没有教给学生才能,但她教给了学生意志:富贵不能淫c贫贱不能移c威武不能屈,勤勉努力c奋勇向前。

    从龙津学堂出来的学生,虽贫困潦倒,但有不屈的意志。

    这种意志让他们成了民国时代的中流砥柱。

    明明只是座官办学校,明明只能按清朝意志做事,龙津学堂却有着自己的意志。

    她之所以有自己意志,是因为撑起这所学校的人有自己意志:校长严翼均,以及县令李前沣。

    严翼均,清末宁波人,自幼苦读诗书。严翼均从的梦想是:做大官,成为国家的栋梁。

    李前沣是严翼均同学。

    李前沣不但是严翼均同学,还是他发:李前沣家和严翼均家毗邻,他和严翼均从光屁股时代就在一起了。

    童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