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9章 改名换姓(第1/2页)  看戏到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农历四月二十四,天空下着细雨。阳翟县西城门外。大群衣衫褴褛的农民聚集在城外。

    这群人大概有三千左右。没错,这就是黄邵拨给波才的人马。这三千人大部分是老弱病残妇幼。如果不是军前打着一张大旗,书写着一个大字:波,加上少部分人拿着些许兵器外。还真的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支军队。远处一看,很像是一支逃荒的队伍。

    黄邵等人经过一个简短的送行仪式,就匆匆回到自己营中处理军务去了。此时留了个军候带着一队人马巡守着西门。波才站在城外,心中感慨:“真是人走茶凉啊!”

    二狗挎刀矗立一旁,说道:“波帅!咱门出发吧,时候不早了!”

    波才感慨完,往西门内深深地看了一眼,似乎期待着什么出现!可惜,城门口除了巡视的士兵以外,别无其他!波才遗憾地转过身子,对着人群振臂大喊一声:“出发!”慢慢的,人群开始朝西边方向的阳城县缓慢挪动着!

    四月的早晨,天气甚是凉爽!俯瞰这群衣裳破烂的人群,与之产生鲜明对比的是城外茂绿的郊野。不时有鸟儿低空飞翔追逐。不远处的野丛,一群群黄蝶正忙碌着飞舞弄影。谁能想到,这如此安详的美景却是开启了乱世三国的序幕!

    波才正骑着摔晕过他的那匹黄鬃马思绪乱飞着。据说这匹黄鬃马还是当时波才在舞阳县杀官造反时,抢的那县尉的坐骑!但是这马好像还是很念旧主,要不怎么上次危急之时,屁股一蹶,把波才给摔晕了。醒后的波才,也就是穿越过来的游志,知道了这件事情后,也没怪罪这马,继续留着它用。这马也好像很有灵性一样,似乎知道这个波才不是以前的那个波才,往后的日子表现得很是温顺,再也没有出现过什么尥蹶子摔人的事件。当然波才穿越的这十几天也总共没骑过它几回。一是后世的游志不会骑马,二是游志也是忌惮它再次摔人。要不是这个时代交通工具主要还是靠马。估计游志很是想坐轿子代步。

    没办法,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游志(波才)也是偷偷地练习了一下马术,虽然到现在为止水平还不咋滴!但还好,目前为止能初步地骑着它行走和叫它左右转或者停下来。

    当然,千万别指望,现在的波才能骑着马冲锋陷阵,上马杀敌什么的。你想一个来自后世的大学生,你说怎么可能有那个心理素质去杀人。他没见到血后现场晕倒,那就算不错了。再说,现在的波才(游志)内心深处还是希望“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

    波才脑子正天马行空之时,只听到后面有一个文弱的声音传来。

    “波帅!小生来迟了...”

    波才定眼一看,喜出望外地说道:“不迟,不迟!王先生来了......”

    王和:“小生因为把家妹托付给陈老先生而来迟了,还望大帅见谅!”

    波才后来才知道,王和的父母早已经双亡,家里只留下一年幼的妹妹,名叫王蓉,今年方才十岁。没办法,为了安全还是托付给陈中照养。正好陈中夫妇膝下无儿无女,在这乱世也算是可以相互照应了。

    波才高兴地说道:“来了就好,来了就好啊!快,二狗,去牵匹坐骑过来给王先生。”

    波才这“三千军马”除了波才自己骑黄鬃马以外,那根本就没有任何坐骑可言,当然,还有十条拉粮的笨驴除外。

    最后二狗没办法,只能委屈另外九头拉粮的驴多拉一点了,二狗硬是空出一条毛驴给了王和当坐骑用。那毛驴解下来的板车也不能浪费,直接就给了军中的老弱当运输车歇息用。

    现在这画风很奇特,只见军中一高一矮,一马一驴,一丑农民一穷书生。在队伍前列侃侃而谈。

    波才:“敢问先生何年生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