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相谈甚欢共赴行(第1/4页)  这是你的江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3

    诗曰: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这一首《嘲王历阳不肯饮酒》,乃是诗仙李白劝人喝酒的名作。当时李白到访历阳县,正值大雪纷飞,岁暮天寒。县丞王历阳仰慕李白的才华,因此设宴款待于他。李白喜动颜色,在席间频频举杯,相邀共酌,无奈却没有一个人喜好饮酒。李白索然无味,感慨万分的赋诗一首————他嘲笑王历阳表面以陶渊明为榜样,却是喝酒不痛快,徒有虚名罢了。其中“浪”、“虚”、“空”三字用得更是绝妙,将嘲讽与激将之意,淋漓极致的表现出来,彰显了李白的豪迈不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雪交加,唇揭齿寒,此刻若能有一壶美酒相伴,又何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呢?

    且说那怪人不顾旁人眼光,引吭高歌,将大才子唐寅的《桃花庵歌》尽兴唱完,才发觉

    店内的客人已所剩无几;老板娘正怒目圆睁地瞪视自己;小二哑口无言的似笑非笑;厨子手拿铲勺,自灶房里跑将出来,脸上的表情,好像见到了天底下最不可思议的一幕。

    岂料那怪人不以为意,喃喃自语:“风花雪月,良辰美景,又怎能无酒助兴?”一时间酒瘾更作,向那老板娘骂道:“臭婆娘,莫要瞧不起人……”伸手往腰间一探,摸出一个质地精细的香囊,“咚”的一声抛在桌上,看来分量委实不轻。老板娘没好气的将香囊打开,但见白花花的银子在烛灯下熠熠闪光,耀人眼目。老板娘惊喜交加,没口子的“啊呦”大叫,战栗着双手,将香囊揽入怀中,已是激动得满面红光。

    方才言语刻薄,趾高气昂的老板娘,顷刻间变了模样,只见她眉花眼笑,嗲声说道:“乖乖不得了!大爷原来是个有钱的主子。奴家狗眼看人低,您可大人有大量,千万别和妇道人家见识。”此刻她再不嫌弃这怪人身上的恶臭与污垢,死命依偎过去,一双手忙不迭的在他身上摸索,碰到大腿内侧时,有意无意地停泄下来,扭动着自己丰艳的躯体,媚眼如丝,在他耳边妖娆:“晚间,我在里屋等你……”

    那怪人用力将她推开,跳着脚地喊:“酒,快拿酒来!”老板娘乍然一愣,自知无趣,满腔怒火没处发泄,转脸便朝小二骂道:“你个爹娘不生眼珠子的杂碎,还不快给大爷上酒喝!老娘白养你个王八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多数生意人的脸色和态度,都会随着银子的多少而改变————“招财”酒铺更不例外。于是酒菜很快呈了上来。

    菜虽普通,倒也别具一格;酒虽平淡,却也并未掺水。可那怪人不管三七二十一,更不用酒盅这劳什子的东西,仰头便喝,只听得“咕噜咕噜”响,眨眼便喝完了一壶。

    奈何酒瘾稍解,那怪人又不开心起来,愁眉苦脸道:“酒逢知己千杯少,能喝多少是多少,能喝不喝也不好,喝多喝少要喝好。可是……可是……没有知己怎么得了?”到了最后,呜呜咽咽,已然痛哭流涕,大声说道:“我好气啊,好气!”接着自我消遣,又举起一壶酒,边唱边喝:“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当他再次展示歌喉的时候,厨子和小二已不知所踪;店里只剩了三位客人;老板娘兀自坐在柜台,喜极而泣,一遍遍数着香囊里的银两,眼睛里闪烁着比银子更为灿烂的光辉,混不在乎所发生的一切。

    至于小店中仅存的三位客官,其中一个自是柳青无疑。另外两个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