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26、风暴之始(第1/3页)  巨型反光史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风暴中心

    风暴开始之前

    #

    既然知道无法回收投入介面层的设备,art-35的成员就试着在岸上做好全部的准备。他们将简小姐架在箱子上,开合了几次舱门,测试了连接uuv和“简”之间通讯和供电线路,确保那根盘在线轴上的脐带能正常工作。

    这种感觉就像是要把一枚探测器发射到火星上一样,然而他们和异界之间只隔着区区三米的落差。

    uuv的第一个任务是从另一个角度观察“乔”在水下的部分,这一工作本来是很简单的,只需要回收老乔,在它身上额外增设一个摄像头就行了。但是当art-35的成员意识到还存在这么一种需求的时候,乔已经潜进异界处于无法回收的状态了。

    夏言对老乔遭受的那次撞击极为关注,如果撞击时留下了什么痕迹,uuv应该能够很方便地观察到。这个任务顺理成章地排到了第一优先顺位。

    第二个任务则是上校临时修改的,要求uuv对“乔”在水下的部分进行一次激光照射。

    原本灰翅鹬,也就是痕迹分析小组,正急着让uuv去追逐正在下沉的工程车辆。在岸上耽搁的每一分钟,都意味着大量线索消失在uuv的工作潜深以外,uuv的“脐带”允许它在6公里范围内活动,但是可靠的工作潜深只能达到600米。

    在更深的深度,uuv对脐带的依赖就会大幅度增加。地面上的控制人员虽然大致能知道uuv在哪里,却无法监控到脐带的状态。深水中存在的不明暗流,使得这种脱离掌握的感觉变得极为揪心,

    脐带一旦断开,uuv就会自动进入自动驾驶状态,但是在tr0技术等级的限制下,机上的设备很难保证uuv自动执行勘探任务的效果。他们的小机器人虽然聪明到能够自动规避障碍物,但还没聪明到能够自动完成基金会人员的全部工作。

    而且在这种情况下,uuv上的电池也失去了外源供电,这台微型小潜艇的工作时间也就进入了倒计时。uuv上的惯性导航系统如果能起到点作用,这台小机器人也许还能游回“简”的怀抱,接上充电坞。但是art-35的成员们对此从来不会报以期望——光是基金会收容的异界探测器就为数不少了。

    在训练中心,这些来自其他世界的废弃物时不时还会被当成教具来使用。有的和菊石化石卡在一起,有的被贴满了金箔葬在古墓中,有的甚至被做成了装饰品的一部分,辗转于无数私人收藏家的展示柜中,直到1851年,基金会的某位通讯系统工程师趁着休假去参观伦敦博览会,才终于认出那“充满了勇气与力量的剑形盔饰”其实是一支甚高频通讯天线。

    总之,无论这些探测器是怎么变成基金会的收藏品的,它们到底还是没有找到回去的路。发掘队员们很清楚,他们的uuv早晚也会有这么一天,所以在完成列表上所有的测试项目之前,他们会尽力保持对探测器的全盘掌握。

    为了装进基金会常用的轻型地面载具,“简”的尺寸本身就非常有限,还被人类组织伪装占据了相当一部分空间。因此,“简”腹中装载的uuv就只能放弃大尺寸外壳提供的装载能力,电池的尺寸当然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这台uuv使用的是一种锂亚硫酰氯动力电池,是基金会tr0技术储备中性能最好的种类,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限的尺寸将uuv内部供能活动时间限制在了5节航速10小时巡航。

    如果这台uuv放在地球的海洋里,那么这10小时倒也足够它在一些军事禁区的边缘进进出出,玩一些危险的情报游戏。就算电池耗尽,探测器沉到海底,人们至少知道应该去哪里把它捡回来。

    但是在异界的深水中,这10小时就显得非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