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25、水下作业(第1/4页)  巨型反光史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风暴中心

    风暴开始之前

    #

    “等一下,回来!”就在汤勺跑去准备塑性炸药和定时器的时候,夏言喊住了他。破坏性实验并不用着急,介面层另一边的物质看样子也不会穿过介面层,不然徐老虎早就浮上来了……不然这也算不上什么异常了。库斯科事故的一些报告已经在军官和高级研究员们之间分发开了,夏上校从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一个教训,就是不要着急使用破坏性的手段。

    如果破坏性的实验手段方便快捷有效,那也最好是由继任者来执行。

    其他发掘队员们花了十几分钟组装好“乔”,在它身上挂满了各种传感器,就等吊架运到了。他们一开始还担心车爬不上南边的陡坡,好在巴拿最终还是找到了路,赶在所有人开始无所事事之前抵达了现场。

    “来三个人搭把手。”军士长把车停在铁丝网下,那里有几个树桩,他不敢冒冒然把车开上去。

    他们花了大约半个小时加固地面,埋设预制桩基,树立吊架,把“乔”吊上去,放到水面上。当一切准备都就绪的时候,天已经蒙蒙亮了,周围的山峰上都散发出同样的金色光晕,只有这片半山间的谷地还浸泡在朦胧的的黑暗中。

    夏言打开他的笔记本,从上衣兜里掏出一截铅笔,记下时间:

    20170311,未定名异常,时间0615,测试01。

    他知道自己的dsu会记录下所有的事情,只要回到最近的常设研究站,躺在机器里睡上一觉,就可以自动汇总成一份只有少许语法错误的文字报告。

    不过不管怎么说,在现场做笔记都是一种好习惯,可以帮助他整理思路,从自己在现场记录的文字出发展开成完整的报告,相对来说也比修改自动生成的报告更简单些。

    有时候,夏言看到ai自动从表层意识中生成的报告,就会产生一种“这他娘的是在说啥?”的感觉。因为基金会的现场工作总是需要发现和命名一些新东西,而dsu对所谓的“感性认知”的记录又不够完整,所以在事后看起来,总会有一些情绪上的偏差。

    夏言甚至还认为第一时间对目标的描述是最准确的,就像是一种很难被数字化的直觉。如果他觉得什么地方有疑点,他就会先记下来。

    “开始下降了!”

    “明白!开始下降了。”

    如果乔是个真人的话,他应该是一个体重两百公斤的大胖子,做了太多的整形手术,以至于他的身体里充满了塑料,还有一大堆电子设备。如果它旋转起来,或者从索具上脱落,可能会造成一些大家都不愿意面对的情况。

    用尼龙绳牵着“乔”,避免它绕着钢缆转起来的两个灰翅小组成员和吊机的操作员,这时候都处在极有可能被“乔”的内容物喷一身的位置。不过,考虑到基金会在“乔”罐头上标注“不可食用”标志前后的一些故事,也许基金会成员其实并不介意和老乔发生些什么。

    夏言披着一,血流得也太快了。

    创口的血管在受创后不久,就会缩回肌肉中被肌肉夹住,减缓出血的速度。在致命的喷射性失血之后,伤口内的血压会逐渐降低,直到与外部水压平衡,在那之后,在渗透压的作用下,封闭在毛细血管里的血液会慢慢地被挤出来。

    整个过程应该会持续好几个小时,直到所有的血都从伤口里流走,只剩下一块看不出形状的惨白的肉。

    但是徐老虎的遗骸看起来太过干净了,夏言把录像往回倒了一点,在强光照射下,徐老虎周围的海水看上去并没有什么颜色上的区别,那圈本应该存在的深色血晕不见了。

    夏言看了眼自己的笔记,血流得太快了。他记下:0641,复查录像,徐尸体失血过快,疑似异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