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白银货币(第2/3页)  金瓶梅里的经济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愿意退到使用铜钱的老路上。此刻,寻找到民间和官府都能接受的货币,或许是大明王朝转危为安的一线希望。

    明朝的商品经济比较发达,贸易量很大,使用铜钱显然不方便,那么市场客观要求产生一种新的货币,那就是贵金属,于是白银应时而生。

    就在此时发生一件事让白银崭露头角。正统元年(1436),有大臣上奏,北京的官员仍要到南京领取俸禄,极为不便。官员们往往就地贱卖,七八石的俸米只换1两白银,这样国家官员都不得利。请求皇上在部分省份征收税时,折算成布、绢和白银运往北京,充当官俸。

    英宗勉强同意了大臣们的请求,但说,这是权宜之计,不为常例。第二年,一百多万两白银运进京城。这些白银有一个专属名称——金花银。这些足色并印有金花的白银,成为破解纸币魔咒的灵丹妙药。

    英宗正统的时候,为了稳定宝钞,再次禁用铜钱,但他自己也大量使用白银。民间也大量使用白银,市场已经出现大量白银流通。朝廷出于无奈,原来收粮食的太仓开始收白银了。

    继金花银后,白银的使用的范围逐步扩大,正德年间,官俸、军饷几乎都用白银支付,在赋税折银,徭役折银后,历经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最终完成白银作为货币的艰难之路。金花银为明代白银货币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16世纪的中期,名义上钞、银、钱并用,但由于宝钞贬值过于严重,市场几乎不见踪影。嘉靖年间(1522-1566)不仅国库收支以白银核算,而且朝廷还规定了宝钞、白银、铜钱折算比例,隆庆帝登基之初就颁令,买卖货物值1钱以上者,银、钱兼使。1钱以下者只许用钱,自此,大明王朝200年后,终于正式承认白银作为货币的合法地位。可以说大明是将白银作为货币的第一朝。

    实际上到了嘉靖晚年,白银作为流通货币就已经得到官府的正式承认。嘉靖的儿子到隆庆年间,白银货币主要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确定,即便在十分偏远的乡村,用白银来买卖东西也十分普遍。

    万历九年(1581),著名政治家张居正顺应白银货币化的潮流,他在推行一条鞭法时,把田赋、各项徭役和杂税一律折成银两征收。一条鞭法的实施为市场上白银的流通,创造了法律和政策依据,白银的地位更加巩固。

    滚滚而来的白银席卷了大明王朝,将他推向更为广阔的天地。白银也从后台堂而皇之走向了前台,成为中国封建经济舞台最重要的角色,在之后的500多年时间里,白银一直作为本位货币地位无人撼动。

    商品经济是以货币为基础的,因为没有货币,就不可能商品化。一条鞭法把明朝经济货币化了。货币化促进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供应量急需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一是靠货币流通加快,而国人往往把白银作为储藏职能,到手的银子往往储藏起来;二是靠货币绝对量的增加,那就是大量开采白银。

    中国不是富藏白银的国家,而大明王朝的经济血脉,迫切渴望注入更多的白银。白银的来源只能来自国外。于是对外贸易就是一条必由之路。

    当时的丝绸之路,陶瓷之路实际上就是白银之路。在与西方贸易上,瓷器、丝绢的利润高达600%,换回了大量白银,解决了大明白银短缺问题。

    15、16世纪白银也是世界货币。海上贸易成为丝银之路。有人记载,大明的白银一是来自日本,约占20%,二是通过马尼拉贸易来自墨西哥。

    17世纪,国际市场上中国的丝绸、棉纺、印刷、陶瓷、矿业等众多手工业品,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深受欢迎,尤其是白丝最受欢迎。

    大明允许农民脱离土地,从事手工业和商业。大明与马尼拉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