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章:对外口径(第1/2页)  影视世界冒险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影视世界冒险家最新章节!

    ……

    张敬便在张席山家——哦,不,现在是张济家——的东厢房里住下。

    张济老子的丧事,在这里办着,张济大伯、二伯都帮操持着。中午的时候,村里的大户,结伴来悼念。村民也纷纷而来。到了下午的时候,邻村的村长、大户、镇长也都来了。

    悼念张济父亲是顺便的,经由张济引荐一下省城里来的贵人,才是目的!

    张敬这一伙人,十几把枪,在省城里,就是渣渣,但是跑到张家村里,却就是头一号的大势力了!

    张敬当然不是谁都见,得地头上的头面人物才行!

    张忠就是当地人,便由他引着,把人带到东厢房中。

    其实底层民众,一般小户,对张敬这省城来的贵人,既是好奇,又是恐惧于他的凶名,是不敢主动去求见的。

    张敬与陈灿、火生,就见了几个村长,他们都很有礼貌。

    傍晚的时候,镇长来了。

    这位镇长姓刘,六十多岁了,人都叫他刘举人、举人老爷。

    其实他没中过举,就是个秀才。

    举人考试还没来得及去参加,大清就亡了,“什么?我大清亡了?”这很伤了他的心,因为他一直自认为、邻里乡亲也都认为,他是能考上举人,做举人老爷的!

    不过,他祖上在康熙爷年间,确有人做上过举人。

    民国了之后,邻里乡亲都为他可惜,他还是大义镇上大义学校的校长,高级知识分子,人们都尊称他叫刘举人、举人老爷,声望极大。

    刘举人家在刘家村,也是个地主,祖上发达过,后来落寞了,现在也就十几亩的田地。

    据说落寞的原因,就是因为康熙爷年间的那位举人爷崇信“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的道理,卖田买书,造藏书楼了。

    过去生产力弱,书籍是很贵的,一部四五十万字的书,就得仈玖两银子,而当时的百姓日薪也就百多文的样子。

    洋务运动以来,生产力有所提高了,当下一本书,价格没有从前那样昂贵了,不过对于一般百姓而言,也是比较贵的东西。

    譬如适之先生的诗集《尝试集》吧,十来万字,就得四角五分,这是一般工人一天的薪水了。

    刘举人一到,立刻便成了主角,张济本人和他大伯、二伯先就矮了三分。东厢房里,张敬、陈灿、火生正与孙家村、李家村的村长聊着,闻听刘举人来了,其他人都忙起身,说要出去见。

    张敬暗暗咂舌,文化人在这个时期,真的很牛逼啊,很有面子啊,就也顺势一同出去。

    张敬一见刘举人,便觉他是个老派人物,为人似乎有点迂,因为他的脑门后面,还挂着一条黑白相间的细辫子。他穿着灰色长褂,左手杵着一根木头短拐杖,年纪大了,背有点驼,走路腿脚不太灵便了。来是由一年轻人赶着马车送来的。

    那个年轻人,看起来很年轻,二十出头的样子,眼睛明亮,带着锐气,留着短发,穿着与张敬一样的黑色中山装,腰背挺直,如一杆标枪,在刘举人右边,扶着他。应该是刘举人的孙子辈。

    诸人见了刘举人,都作揖行礼,张敬是个圆滑的人,便也顺势而为,嘴里说道:“早就听我几个兄弟听说刘校长的大名了,今天见到,分外荣幸。”

    刘举人的孙子,本来瞧向张敬的眼神充满了好奇,这时见他这般,顿时闪过一抹不屑,嘴角撇了撇。

    刘举人眼浊人不昏,沉着脸,就向张敬问道:“张席山一家,是你杀的?”

    众人脸色都蓦地一沉,气氛压抑。

    张敬脸不红心不跳,故作大吃一惊的样子,说道:“什么,张老家一家……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