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637章:未问人间多少士(第2/3页)  逍遥江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给一个下马威,好彰显一下自己的太子地位,所以先前的语气或多或少的有几分轻视的成分,此时见他当面询问,竟不知该如何应答。

    王振生怕气氛弄得太过难看,忙道:“杨大人说的是,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做学生岂敢对老师不敬重,太子只是一时情急,才会如此,杨大人莫要见怪,咱们不说这老师的事儿了,杨大人不是说要课么,你看这天儿也不早了,要不?”

    杨峥颔了颔首道:“也好!”顿了顿道:“先前说了今日第一课以郕王提出帝王之才为课可好?”

    太子与郕王急着听杨峥如何对待这个问题,彼此看了一眼,表示赞同。

    杨峥恩了声,道:“先前郕王所言,本官认为极有道理,这是因为帝王一旦觉得自己才学很高,往往自恃过高,他们会觉得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而那些臣民们,不管是发自内心的钦佩,还是慑于皇权的威严,在皇帝的面前极少敢说真话的,即便是皇帝的才学也不过尔尔,也会被他们加以修饰,而在这种氛围之下,皇帝越发觉得自己才学过高,人有了才学,难免有展现时候,皇帝也不例外,说郕王提起的后蜀皇帝孟昶,此人原先也并非如此不作为,当初他继承皇位之初,其臣下不遵守法纪制度,大造房宅,夺人良田,挖人坟墓,李仁罕、张业尤其骄横。孟昶即位数月,逮捕李仁罕将其杀掉,夷灭其族。其后更是励精图治,登基四年,鉴于前朝国君王衍因吏治腐败而亡国的前车之鉴,于后蜀广政四年撰写了这篇振奋人心的“官箴”,其24句96字:朕念赤子,旰食宵衣。托之令长,抚养安绥。政在三异,道在七丝。驱鸡为理,留犊为规。宽猛所得,风俗可移。毋令侵削,毋使疮痍。下民易虐,天难欺。赋舆是切,军国是资。朕之爵赏,固不逾时。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为人父母,罔不仁慈。特为尔戒,体朕深思。颁于郡国,以期让官员们“历历在目”,“则必能隐惕于其心”,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当时的后蜀百姓安居乐业,人称其国主仁政爱民,是一代明君,只可惜未能长久,当天下太平,孟昶才学过人,身边的臣子少不了吹嘘,久而久之,这位皇帝听不得臣子不好的声音,朝廷自然也没人敢说真话,朝政自然颓靡了,皇帝本人却终日沉迷于诗词歌赋之难以自拔,最终误了国有误了百姓,说到底这是帝王才学过高的缘故,这一点皇帝本人未必能想得到。

    “这么说来,皇帝不需要才学么?像汉高祖刘邦,本朝洪武爷?他们出身布衣,没读书,也没见他们拿得出手的诗词歌赋,反而做了一代明君。”太子仰着一张小脸问道。

    杨峥摇了摇头道:“也不尽然,一个帝王往往管理的是一个国家,是数百万的百姓,若是没有过人之处,也难以持久的,说前朝汉高祖,他出身农家,没读过什么书,也写不出一笔好字,更别说琴棋书画,诸子百家的大学问了,但他能以布衣之身提三尺剑而取得天下建立大汉基业,自有他的过人才华,这份才华是刘邦知道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与人友善,喜欢施舍,善交游,为人大度,心胸豁达,素有大志,能仗义行事,勇于承担责任,有王者才能。成功在于“能斗智时决不斗力”且情商高的刘邦知人善任具有高超的用人、驭人的领导能力即帝王权术。汉皇千古一英雄,休笑当年马功。试问后来为帝者,谁人曾出范围。楚强汉弱,可是战争的结局是楚败汉胜。

    做了皇帝的刘邦采取的宽松无为的政策,不仅安抚了人民、凝聚了华,也促成了汉代雍容大度的化基础。到后期,经济已经明显好转,天下新定,人民小安,未可复兴兵。即便是在汉初制订的英明国政,不仅使饱受战乱的国得以休养生息,还开创了以后“景之治”的富裕与奠定了汉武反击匈奴的坚实基础。可以说在做皇帝这份才情,他不少才华横溢的帝王强多了,所以后世子孙才会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