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91、木罂渡兵取河东(上)(第1/4页)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去÷?說→網www\\』,為您提供精彩說閱讀。♂去÷?說→網』,為您提供精彩說閱讀。

    卫固原上前一步,就要出言,不料竟有人又抢先一步出言建策,一时间使得卫固处境颇为尴尬,进退不得。

    卫固面带愠色,转首看了一下发出声音的那一位郡吏,原来是王邑的主簿。

    主簿一职,品秩虽低,但胜在与太守亲近,权重则位高。加上如今海内板荡,道路不靖,朝廷任命的郡丞久不到任,主簿就宛如郡丞一般。有时候,主簿的权力还要高于功曹、五官掾等郡府右曹。

    而主簿往往都是由太守的亲近之人担任,河东郡也不例外,这位主簿并非如卫固、范先等人一样,是为王邑所征辟的河东豪族、大姓,而是跟随王邑赴任河东的幕僚文吏。

    碍于王邑的颜面,卫固没有发作,往后退了一步。

    那名主簿也开始出言

    “如今河东北境有西凉兵盘踞,皮氏大城又被西凉军占据,龙门要津沦入敌手,想要将西凉军拒之郡外,已不可为,与其处处设防,空费兵力,不如坚壁清野,收缩兵力固守安邑。”

    “西凉军远来,凶悍轻剽,利在速战。只要我等搬空城邑的府库,割完地里的谷物,将来不及搬走的粮食和林木一同焚毁,那西凉军就无法在河东一地就食。”

    “只要没有郡府的粮食赈济,河东北境撑不了几日,而那些白波、流民被降服不久,一旦饥寒交迫,定然揭竿再起,到时候北境刀兵再起,盘踞的西凉兵忙于镇压民变,又岂能够南下与我等为敌。”

    “而东来的阎艳部,就算渡河得了南境的几座城邑,可城中无粮,野外之谷尽毁,势必不能久持,我等以逸待劳,坐守坚城,待其饥寒退去,再衔尾追击,定能大获全胜!”

    到这里,那名主簿看了看王邑的脸色,继续补充道

    “若是府君担忧据守安邑,势孤力薄,可派遣使者往河南地,听闻关东州郡共推河南尹朱公为太师,移檄海内,共讨李傕、郭汜之徒,朱公乃汉室忠贞之士,定会引兵来援河东,到时内外合击,何愁西凉军不退。”

    这名主簿为王邑谋划的退敌之策,显然要比范先的大募材勇,据守河津的计划要明确可靠得多,但卫固、范先等人未曾听完,却是已经蹙眉,忍不住要出言喝止了。

    这计谋,完全是为了王邑个人保有河东着想,何曾考虑过河东人和他们这些大姓、豪族的立场。

    若是依照这名主簿的计策,就算能够击退西凉军,河东南境一地也要被毁坏殆尽,身为外任的太守和主簿,或许能够狠下心来,但卫固、范先等河东大姓、豪族又岂能够自毁长城,采取如此行径。

    “府君,此计万万不可行!”

    卫固连忙上前,阻止了郡府主簿的献策。

    王邑看着急忙上前的卫固,出身询问

    “那卫掾部以为当如何呢?”

    当王邑向卫固询问对策时,称呼的是“卫君”,如今则以五官掾的职位相称,这是在提醒卫固,莫要忘了自己在郡府中的职务,一味蝇营狗苟,只知为乡人牟利。

    卫固能感觉到了王邑的不满,但他如今不得不出言。

    “府君爱民如子,又岂可轻弃河东百姓,两军争雄,士气为先,又怎能够弃守河津要道,自毁仓禀,示弱于敌,徒长敌军士气呢?”

    王邑听了卫固的话,不置可否,转身又上了主位。

    卫固却不能够退缩,自顾自道

    “故而固以为,退敌之要,还是在于固守各河津要道,阻遏凉州歩骑推进,至于主簿其余所言,与在下所思,颇多契合,固并未异议!”

    作为河东的大姓,卫固自然不能赞同收缩兵力,弃守诸多南境城邑的做法,那无疑将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