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91、木罂渡兵取河东(上)(第2/4页)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氏根基所在的南境毁于战火之中,但对于郡府主簿所言,断绝北境赈济粮食,诱发白波降卒骚乱,联结河南的朱俊,内外合击阎行的西凉军等计策,却是与之所见略同的。

    王邑听完卫固的话之后,还未发言,范先又已经撺掇其他河东郡的掾史,一同下拜请求,向王邑施压。

    “我等皆是河东之人,愿为府君、为河东死战退敌,还请府君明鉴,拒敌于外,莫要弃守河津要道,置河东士民于水火之中!”

    “请府君明鉴,拒敌于外,我等愿为府君死战!”

    范先率先出声,其余的郡府掾史随后跟进,声音高涨,直逼王邑的耳中。

    王邑听着郡府掾史的劝谏,苦笑一声,若是自己不管不顾,应征入朝,难免会遭受阎行的毒手,可若是据守河东,这些河东大姓出身的郡吏,又为了自家族中的利益,不愿坚壁清野,死守安邑坚城。

    两难之下,王邑也只能够妥协接受了拒敌于外的策略,选择一面分兵紧守汾阴、蒲坂、闻喜等城邑,一面断绝北境的粮食赈济,诱发北境叛乱,同时又派出使者,紧急向中牟的朱俊请求援军。

    ···

    数日后,左冯翊夏阳。

    此时在岸上,阎行已经集结了一万五千歩骑,准备渡过大河,进入河东郡。

    光靠夏阳一地的河津渡口所集来的舟楫船只,就算一昼夜渡河不歇,也不可能将阎行麾下的这一支大军,尽数摆渡到对岸的汾阴去。

    最多也只能够,将军中一部分精锐部队,先渡过河去,控制对岸的布防。

    为此,军中还需要搭建临时的简易浮桥,才能够使得后续的兵马全部渡河。

    阎行已经一早下令,让搭建浮桥的将士,测量水文,挑选适宜搭桥渡河的河面,然后在河岸就地取材,搭建木罂,铺设成浮桥,以供后续大队渡河。

    军中将士领命后,随即从夏阳一地征用了众多陶罐,再用长矛层叠为架,系上这些大肚口的陶罐,制成了渡河的木罂筏子,木罂与木罂之间再用绳联结固定,首尾相连,贯通两岸,就搭建形成了渡河的简易浮桥。

    浮桥搭建完成,自正午开始,阎行的大队人马开始渡河。

    阎行自领中军殿后,其他人马则先后通过木罂浮桥,渡河上岸,进入河东汾阴地界。

    而渡河期间,间或有人马落水、木罂损坏,大军行程稍稍受阻。但阎行已经在浮桥两侧安排有船只游弋,及时摆渡救起落水人马,替换损坏的木罂,故而将士们渡河的速度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依旧川流不息,渡河东进。

    阎行驻马立在河岸的高处,身边陪同着甘陵、戏志才、周良等人,众人望着远处犹如虫蚁一般大的人影,络绎不绝,直到与遥远处的大河远景混为一体。

    “将军,汾阴已经被杨军候领兵夺取,又有了木罂渡河,估算这军中将士的步伐,大队人马今日便能够渡完。”

    戏志才心算着将士们的行进速度,欣然向阎行禀报道。

    阎行笑了笑,勒住缰绳。

    “这也是多亏了伯阳能够拿下汾阴城,否则我等还需从龙门渡河,再由皮氏转入北境,尔后再南下进攻安邑,路上又有绛邑、闻喜等城邑,可谓是多耗钱粮、时日,达不到兵贵神速之效啊!”

    夏阳的对岸,就是河东的汾阴。城中原驻扎有河东的郡兵,负责巡视境内的大河防线,抵御渡河的西凉军。大河天险,极难泅渡,半渡而击更是兵家大忌,若非从皮氏领军南下的杨丰,在前日攻取了对岸的汾阴城,阎行不得还真得转道,从龙门渡河入皮氏。

    从龙门渡河,入北境再出兵,虽稳重,但起不到兵贵神速之效,也不是急于速战的阎行所愿意看到的,所以杨丰攻下汾阴城,使得阎行能够从夏阳渡河进入河东,可谓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