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7、出兵(第1/4页)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儒李傕要上表举荐阎行晋位为将军和河东太守,此乃一石二鸟之计,既是一面将阎行牢牢绑在自己一方的战车上,让他不能够再作壁上观,另一面,又是使得阎行和长安朝廷、河东郡府彻底撕破脸皮,自此再无联手的可能。

    河东太守,这个职位,长安朝廷是不可能授予阎行的,也是王邑不能够拱手相让的,而对于李傕、郭汜等人而言,却是一枚可以用来扳动局势的筹码,李儒眼下当众的,就是这样一个关键节点。

    而他想要表达的意思,也很清楚。

    那就是李傕等人之所以没有上表朝廷,举荐阎行为将军、河东太守,使得阎行一方径直和长安朝廷、河东郡府撕破脸面,仅仅是因为,李傕等人想要的,是和阎行一方互有诚意的强强联手,而不是相互猜忌的抱团取暖。

    就和派兵护送张蕊回到阎行的身边,而不是扣留作为人质的事情一样,并非李傕等人不敢为,而是不愿为,不想为而已。

    当然,李傕等人表达的善意和诚意也仅限于此,如果阎行一方的态度依旧顽固,打算继续作壁上观,那李傕等人也不介意,施展阳谋强行逼迫阎行一方队,和长安朝廷、河东郡府刀兵相见。

    效果或许不近人意,但最后结果都是一样的。

    戏志才感受着李儒有恃无恐的目光,他脸上不甘示弱,但在心中也不由感叹,这李儒的谋略确实卓绝,具备的眼光和手段也都毒辣,堪称一时翘楚。

    有此人相助,难怪董卓能够孤军入雒阳,施展权谋,将外戚和宦官自相残杀后的政治果实,先后纳入怀中。

    也难怪,原李傕、郭汜、张济这些丧家之犬,在短短半月不到的时间里,竟然就能够借助人心浮动、舆论纷乱的机会,完全扭转局势,裹挟兵众,席卷关中,展现出一副咄咄逼人、剑指长安的态势。

    原立静观的甘陵,见到李儒咄咄逼人的模样,他也看不下去了,出列开言。

    “我听闻李、郭等校尉的兵马,进军长安,虽一路望风披靡,但长安朝廷也派出了大军进驻新丰,一场大战在所难免,李、郭校尉此时急于与我军结盟,莫非是强弩之末,想要我军进攻左冯翊,为彼辈兵马,转移长安朝廷的兵锋么”

    甘陵选择在兵事上,指出李傕、郭汜等人于新丰遇阻,故而想要借助阎行一方的兵马,为他们分散长安朝廷兵锋的企图。

    不料李儒听到了甘陵的话,却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一样,哈哈大笑起来。

    他毫不畏惧地迎着甘陵怒视的目光,大笑道

    “甘司马深受牛中郎将重用,手拥强军,不敢西进迎敌,却折道河东,如此行径,有何颜面妄言兵事。兵者,诡道也,古之名将,以伐交伐谋为上兵,以伐兵攻城为下策,李、郭等校尉联结英豪,共讨不臣,此乃顺天应人之道,而王允、吕布背信弃义之人,弑杀恩主,形同谋逆,人人得而诛之,我凉州将士,枝出同源,唇齿相依,岂有不同心戮力之意。”

    “眼下局势,合则两利,分则两害,人所共知。司马方才此言,可谓无忠无义、无勇无智之辞,若真为昂藏七尺,焉有再立于堂上之理,可掩面告罪退矣”

    “恶奴焉敢辱我”

    甘陵被言辞犀利的李儒当众数落,纵然他今时今日之胸襟,已非往昔任侠金城之时可比,但还是被激得怒火中烧,暴跳如雷,“刺啦”一声,甘陵已然将佩剑拔了出来。

    一边的戏志才瞥见甘陵发怒,连忙伸手扯住甘陵的衣甲,而周良见状也连忙近前帮忙,这才堪堪将就要暴走的甘陵给拉扯住,好言相劝,给他一个台阶下,免得他真的下不来台,当众做出剑刺李儒的鲁莽行为来。

    李儒仰首立于堂上,对于甘陵手中长剑的寒芒视若无睹,他冷笑着看着甘陵、戏志才等人,态度愈发高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