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6、结盟(第1/4页)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吴汉”

    甘陵知道吴汉,但不知道戏志才突然提到吴汉是何意思。

    戏志才于是耐心地解释道

    “光武皇帝持节河北,初时受困于王郎,彼时正值吴汉大发幽州歩骑,与光武皇帝会,诸将见吴汉军至,士马甚盛,都是宁肯分兵与人邪,对吴汉的兵马惊疑不定。”

    “但当吴汉回到幕府,呈上军士名簿,交割幽州的兵马,诸将又都请求将兵士调拨麾下。刘秀笑道属者恐不与人,今所请又何多也诸将听完,尽皆羞惭。”

    “而吴汉虽然交割了手中的兵马,但他胸襟气度也为诸将所钦佩,此后多次担任主将,协助光武皇帝平定河北、中原、陇右、巴蜀等地,功业为众将翘楚。”

    听戏志才到这里,甘陵已经听得明白。

    “军谋史的意思,是让我向校尉呈递士卒的名簿,交割手中的兵马”

    “拙策确是如此,但个中取舍,还是要看司马衡量了。”

    甘陵闻言,看向戏志才。从他的眼光中,他的看到了非凡的睿智和坚毅,刹那间,竟让甘陵产生了和阎行对视的错觉。

    甘陵收回目光,沉吟不语,缓缓起身,握着剑柄来回走动。

    戏志才也收敛目光,静静等待着甘陵停下脚步的抉择。

    过了许久,甘陵似乎想通了甚么,他轻叹了一口气,停止脚步,转身向戏志才行礼道

    “多谢戏君今夜前来,为我解忧,君之深意,陵已知晓。既是顾全大局之策,陵虽驽钝,也愿效吴大司马的故事,明日召集军士,安抚军心之后,我就向校尉递交名册,交割兵马。”

    戏志才闻言也连忙起身,郑重回礼。

    “司马胸襟如此,定能使诸将释疑,上下由此戮力同心,真乃三军将士之幸也”

    郃阳城

    戏志才出了甘陵军营后,又连夜回归城中,他到了早间宴会的府邸所在。当如约迈入厢房时,阎行依然还未入眠,他此时正捧着一卷书册,安坐在案几后面。

    “参见校尉”

    戏志才想要行礼参见,眼明手捷的阎行已经提前一步放下书册,起身迈进,将行礼的戏志才拦住了。

    “志才入夜还为军中之事奔波,甚是辛劳,此间只有你我二人,无需拘谨俗礼。恩叔升的酒,可曾醒了”

    除了阎行的案几前点了一枚蜡烛外,室中再无明火,但略显幽暗的环境中,阎行的双目却犹如神炬,在这夜色中,透着一股睿智的光芒。

    “甘司马的酒已经醒了,在下也将朝吴大司马的故事,讲给了甘司马听,甘司马已经听得明白,他明日就要来见校尉,呈递麾下军士的名册了。”

    “善,此事能够两全,全赖志才之力”

    阎行笑了笑,但脸上随即又云淡风轻,看不出一点喜怒的痕迹。他抚慰地拍了拍戏志才的手背后,又转身走到室内的窗户前,看着天上的夜色,默然不语。

    过了许久,阎行才悠悠叹息道

    “余自幼长于金城,近塞常有边境之急,结发而战,旬月未息。虽不好诗书经典,但却好读历代史书,览名人轶闻,往昔听族中长辈论述云台功臣时,曾到光武皇帝与大司马吴汉一事。”

    “开国之初,光武皇帝率大军攻伐之时,战阵不利,军中诸将或多惶惧,失其常度。唯独大司马吴汉意气自若,整厉器械,激扬士吏。恰逢光武皇帝派遣使者,观察大司马营中之事,使者见毕,还言大司马修战攻之具,光武皇帝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当年听此事,未觉有他。今日再回忆起此事时,却不觉有恍然大悟之感。方知光武皇帝为何遣使观吴大司马营中兵事,又为何有敌国之叹啊”

    阎行既胸襟豁达,又性格内敛,往日里待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