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3章 出手(上)(第2/4页)  大明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空气不错,广阔天地,正是一展身手之时。

    好久没有这么畅快淋漓了。

    …………

    “咕咚、咕咚……”。

    三边镇、大煤矿,主矿区外一棵大树上,传来几声怪的鸟叫声。

    这叫声,似乎是才开始学习鸣叫的幼鸟,显得有些不‘专业’。

    “这个罗英,到底是学艺不精,跟着这样的师父,也只能学成这样了”。

    仲逸再次按照罗英当初教他方法模仿,但终究还是不太满意。好在对于大煤矿的苦力与打手来说,他们才懒得理会这些呢。

    多少年了?究竟有多少年?想必在大煤矿,甚至三边镇的人都记不清了:大煤矿,从来不会出事。

    这么多年了,这才是常态。

    “你们两个,去那个井口,给老子好好盯着,还有你们、你们,四处看看,动动能死啊?”。

    听到‘鸟叫’声后,大煤矿二头刘大顺吩咐左右做事,嘴里又是骂骂咧咧,一如往常:“马三爷、彪哥不在,休要想着给老子偷懒,今晚的活儿干不完,谁也不要离开”。

    “老子去镇上打壶好酒来,今晚又要熬夜了”。

    来到院外,刘大顺跨上马背,向门口守卫吩咐道:“都给老子机灵点,一会就回来”。

    “放心您嘞,咱们大煤矿什么时候出过事儿?”。

    门口两个守卫向刘大顺打趣道:“大顺哥,回来时,不要忘了给弟兄们也捎点好酒来,馋着呢”。

    “就你事儿多,少不了你们的”。

    话音未落,一声清脆马鞭声传来,刘大顺直奔三边镇而去。

    与此同时,树上那道身影轻轻向前飘去,直追马儿方向。

    “仲大人,你可算来了,我还以为这差事没下文了呢”。

    路边一座矮山后,刘大顺立刻下马,向仲逸追问道:“此处没有外人,但说无妨,我当初答应过倪大人,一定将此事翻出来,或许倪大人还能无罪释放呢”。

    忠心与仗义,往往与才学、身份、贫富无关,刘大顺出身低微,大字不识几个,如今也只是个大煤矿的二头。

    只因当年大理寺左寺丞,倪庚辉对他一家有恩,他便以死相报。够爷们、够仗义。

    “大顺哥,稍安勿躁,前些日子,时机还未成熟,现在我们终于有了机会”。

    仲逸直言道:“听着,明日上午,朝廷两位钦差:刑部王侍郎,都察院张副都御史,连同你们榆林知府、通判等,神府知县、县丞,还有一干衙役,都会路过三边镇”。

    刘大顺瞳孔放的老大,一脸的疑惑不解:“这么多人?还有钦差大人?乖乖,这是要捅破天了呀……”。

    对刘大顺而言,莫说知府大人,就是他们的知县大人,他总共也没见过几次,且每次都是跟在马三爷身后,远远的看他们在谈论着什么。

    至于钦差,在他没有见到大理寺倪庚辉之前,或许只有在戏文、说里听过,要说亲眼一见,简直是痴人说梦。

    “仲大人,照这么说,大煤矿的事儿,都被朝廷知道了?这么快就派钦差大人来,我们可如何做准备呢?”。

    刘大顺一脸憨厚的说道:“你既是倪大人信得过的人,便是我大顺信得过的人,怎么干,你就说吧”。

    末了,他拍拍胸脯保证道:“我娘临终前吩咐过:倪大人是好人,是我刘家的大恩人。只要是他的事儿,就是豁出去性命,也绝无二话”。

    仲逸微微摇摇头,轻轻一叹:眼前这人,勇气固然可嘉,但做事儿,还是差了些火候。

    看来,刘大顺还是没有弄清其中来龙去脉,尤其是此事背后的奥秘所在。

    不过,这些事儿,也不需要向他说明,多说无益,反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