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54(第1/3页)  平淡为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对于先皇的离世,举国都陷入了悲哀之中,不过万幸的是,赵祯已然提早离开了政治圈,所以虽然他的地位很高,但他的死亡,并没有让宋朝的政治圈陷入大动荡之中,这可以是如今不幸中的万幸了。

    毕竟在中国古代,帝王的轮替往往意味着政治的大洗牌,新的帝王登基上来,必然是要换上自己信任的人来担任国家的重要职位,只有如此,才可以真正掌握实权,不然朝堂之上到处都是自己父亲留下来的官员,那么作为帝王,又如何朝里朝政呢?

    而赵祯则是提前八年的时间离开政坛,给了赵昕充足的时间来适应如今的环境,所以虽然他此刻死去了,但大家紧紧只是悲哀而已,对于国家的政治,并不会有任何的动摇,当然,随着工业化的进展,皇帝权利的衰落,即便更换皇帝,其实对于政治的影响也十分有限了。

    但你不可否认,总会碰到一些比较智商捉急的皇帝,他们会用一些匪夷所思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感,比如罔顾朝廷原有的规则,随意更改规则,历史上就曾经有这样的例子,比如法国的大革命,便是来自于皇帝路易十六无理由的不停征税,最后导致国家民众无法负担,从而爆发了大革命,最终法兰西王国进入历史,路易十六也和他的妻子,孩子一起上了断头台。

    不得不,这样的皇帝是很多的,毕竟世袭制体系下,总是会出几个笨蛋的,而这些人,他们奢侈享乐倒还好,毕竟如今的宋朝富有四海,皇帝再怎么享乐,国家也消耗的起,但若是一个皇帝无视政治规则,试图以皇帝的身份介入到政治中来,那么整个国家立刻会陷入到动荡之中。

    而赵昕显然不会给徐清这个问题,因为他很清楚的知道,这么做对于国家是无利的,只会将这个国家推入到无尽的党政之中,对于国家身并没有什么好处,所以作为皇帝,最重要的事情,不是他有多么的聪明,在中国古代,对于皇帝最大的要求,就是谨慎,就是慎独。

    什么是慎独,就是什么都不要做,在中国古代体系下面,对于臣子们来,最好的皇帝,就是什么都不做的皇帝,他既不做好事,也不做坏事,其实有点像现在的君主立宪制,他们希望皇帝仅仅作为精神象征,是道德的感召,但不要去做任何的事情,因为上行下效,皇帝只要表露出了自己的喜好,那么下面的人就会附庸风雅,甚至会阿谀奉承,到时候举国就会陷入到皇帝的爱好之中,最终酿下滔天大祸。

    在之中,便有这样的两则故事,一则是有关于楚国的,当时楚国的大王喜欢腰细的女人,所以楚宫中的女人就纷纷不吃饭,然后用绳子来缩腰身,从而让自己的腰可以更加的细,以此来博取皇帝的宠爱,而这么做的后果,便是后宫之中,经常出现饿死的宫女,这便是帝王有爱好的坏处。

    而第二则故事便是有关于郑国的,据当时郑国的国君非常喜欢一只鹅,喜欢到了什么程度?喜欢到将这只鹅封为了上大夫,然后整个郑国所有的大夫和百姓们,只要看到这只鹅,就必须得向他行礼,而这么做的后果,便是当有其他国家入侵郑国的时候,整个郑国再也没有一个人愿意为这个国家拿起武器去保护他了。

    这就是帝王有喜好的后果,所以在古代的中国,对于皇帝,大臣们最大的要求,就是希望他成为道德的表率,至于在政事上要有多大的建树,这在百官们眼中着实不必,毕竟这些官员们都是通过科考上来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没有一个是笨蛋,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完全能够处理国家大事,皇帝只需要做一个橡皮图章,这是最好的事情了。

    只不过古代的皇帝往往都很强势,所以最后皇帝的权利越来越大,反倒是臣子的权利越来越,到清朝的军机处,大臣们变成了皇帝的秘书,再也没有宰相能够与皇权相抗争了,这样一来,整个国家的命运就全部在皇帝一个人手上了,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