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三章:战例教学课(求推荐票)(第1/3页)  万历永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内教场半个时辰的晨跑之后,万历回到乾清宫美美的泡了个热水澡。剧烈运动后的短暂疲劳感很快消失,随之而来的是让他感觉到一身的轻松。

    史料上记载万历十三年的四月,还能率百官步行至京城南郊祈雨。但后来申时行所写的《诏对录》,就有了万历向他解释足疾疼痛难忍的明确记载,时间应不晚于万历十九年。

    这一直让万历对现在这副身体非常担心。他猜测如果不是什么意外情况导致受伤,那足疾很可能与饮食结构不合理和缺乏运动有很大的关系。高胆固醇、高嘌呤的食物加上缺少运动,很容易引起肥胖和痛风性关节类。

    所以现在万历很重视自己的运动和饮食,除了每天的晨跑之外,他还坚持每天晚上睡前练上一套“八段锦”来养身。经过一段时间的煅练之后,现在这副身板也壮实了不少。

    吃过早饭之后,照例是司礼监的人过来给他讲奏章和批红。万历特意把教导营的训练科目都安排在上午,把军事知识和其他知识的学习则安排在下午,这样他自己也能抽出时间去听课。

    今天的课程安排是俞大猷给教导营的学员们讲授”安银堡之战”,万历当然不愿意缺席。

    万历到达内教场讲武堂的时候,俞大猷和学员们已经互相行礼完毕,静静的等待万历的到来。

    内教场也属于西苑的范围,边上就是嘉乐殿。所以万历就把嘉乐殿改造成了讲武堂,给教导营作上课的礼堂用。

    “全体起立!”,值日官的一声令下,全体学员整齐画一的站得笔直。

    万历在侍卫的陪同下步入讲武堂,一边走一边巡视着以挺拔的军姿立正的学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的言行举止已经初步具备了军人应有的气质。稚嫩的脸庞,已经有了几分刚毅之色。

    万历前世记得一句话,pla的军营就是一个大炼炉,就是一块废铁扔进去呆几年,也能炼出一块好钢来。万历也坚信,自己打造的这个“教导营”,也能让这些人脱胎换骨。

    “全体坐下!“,值日官看到万历已经坐到自己的专属座位,并示意可以开始后,下达了口令。

    俞大猷给万历行礼之后,走上了讲台。讲台上,大黑板、地图、挂图、等一应俱全。

    俞大猷抚了抚花白的胡须,挺直了腰背,用中气十足的满亮声音说道:

    “今天,臣为皇上讲授的内容是”安银堡之战”。首先,臣讲解一下为什么会打这一场战......。”

    因为是以万历学习武学的名义,挑选伴读组建的教导营。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非议,所以正式上课的时候,还是参照日讲的授课流程来讲授。名义上是为皇帝一人授课,其他的学员相当于傍听生。

    但这课怎么讲,讲什么,用什么样的教法,万历和俞大猷研讨了很久。万历觉得在这个阶段,应该暂时抛开那些兵书兵法,就让俞大猷讲述自己亲历过的战例。

    让战争的指挥者,通过通俗的语言讲述一场战役的背景是什么、战役预期目的是什么、战役进行的过程、双方的力量对比、双方的战术特点,战役的结果以及战后的反思。

    不管是胜战的战例,还是失利的战例,都全部讲述出来。把一次次战例的教学内容,整理成册,以后作为教材之一。当然在授课的时候,对敌人的凶残恶行的描述、对大明人民造成的损失这些东西肯定也是要大讲特讲的。忠君爱国的思想教育要在教导营无处不在。

    俞大猷听到万历的建议后,十分兴奋,自己的战例能编辑成册,成为教材,那是可以流芳百世的好事情。俞大猷不仅是袭了父职的武官,在他袭职之前还参加过科考,考取过举人,所以他也有文举人的身份。文武兼备的他,自然就很用心的准备每一次战例的教案。

    “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