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9章 机不可失(第1/2页)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说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但是这个也就是这么一说而已,历史上斩杀来使的事情多去了。

    使臣这种职业是个高风险的职业,等于是把自己的生命送到敌人手里,你会不会死,完全得看敌人的脸色,说伟大点是为国而死,说的卑微一点,你不过就是一块试金石,然而用自己的生命去检验敌方的态度。

    张华不相信当李靖派兵跟在唐俭的出使队伍之后,颉利知道了还能够留下唐俭。

    这个时候,两军到了要交战的地步,是很少有可以周旋的余地的,一旦接受与对方交流的话很有可能让自己处于被动的状态,因为兵不厌诈,你怎么知道对方是不是真心交流呢?

    万一有诈,那还不如在一开始就下定决心,所以这斩杀来使也可能是为了斩断自己的后路,跟对方死磕了!

    所以,在张华看来,这唐俭基本上已经一只脚踏进了棺材里了,能不能活着回来,就要看他的命了。

    希望他的命能够和历史上一样的硬。

    张华只能这么想了。

    “突厥人变化无常,莒国公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甘愿冒险,晚辈是在是佩服的紧。”

    没办法,唐俭不断的给张华带高帽子,眼看着张公瑾和李绩都有点郁闷,张华也觉得今天算是碰到了典型的那种“我是为你好!”,但是结果却是坑了自己的事情了。

    “好了,你们两也不用在那互相夸奖了,两位都是大唐的股肱之臣,都为大唐的江山社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预祝莒国公圆满完成陛下交代的任何,平平安安的归来。”

    李靖看着张华和唐俭在那不断的说着互相吹捧的话,果断的终止了这个话题。

    当夜,酒过三巡之后,大家都没有再喝了,毕竟是出征在外,按理说是连酒都不应该喝的,喝醉酒更加的不应该了。

    ……

    一滴嫣红的朱砂墨从笔端滑了下来,而红色的朱砂笔却长久的悬在半空,啪的一声,朱砂墨滴在奏折上,打乱了李靖的思绪,他不觉一惊,回过神来,看着那殷红得如同血迹的朱砂,暗暗的皱了下眉头。

    唐俭已经离开了定襄城,不知道在这冰天雪地里面,究竟会有怎样的遭遇。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李靖看着地图,不断的思考着,“叫张公瑾、李绩,还有苏定方和张华过来,本将有事和他商讨。”

    仿佛心中下定了主意,李靖安排人去叫众将来议事。

    不多时,张华就跟着苏定方来到了李靖面前,张公瑾他们也先后到达。

    李靖没有废话,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颉利虽败,其众犹盛。若逃至大漠以北,联合回纥、薛延陀等族众,再想消灭就难了。今皇上诏使至其处,颉利必会宽心,不再防备。若选精兵一万,带二十天的口粮,迅速袭击,颉利可不战而擒。”

    张公谨说:“陛下已经下诏准许颉利可汗归降,朝廷派去的使者也在那里,恐怕不宜去讨伐进击。”

    张公瑾听了李靖的话之后十分的震惊,赶紧提醒李靖现在皇上已经答应了接受突厥的投降,而且现在唐俭也在突厥出使,要是现在出兵的话,不光是不顾皇命,甚至还会连累唐俭。

    张公瑾可是很清楚,这个唐俭不是一般人,他们父子和李家两代皇帝的关系都十分的亲密,甚至还有免死的特权。

    要是真的按照李靖说的这么做了,唐俭肯定会死在突厥的手里,到时候还真不知道怎么给李世民交差呢。

    李靖说:“这正是用兵的良机,时机不可错过,这就是韩信之所以消灭齐国的道理。像唐俭等使者即使因此遭到不测,又有什么可惜的呢。”

    张公瑾说的情况,李靖自然是清楚的,但是他依旧没有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