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8章 唐俭(第1/2页)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唐俭,字茂约,隋朝戎州刺史唐鉴之子。唐鉴跟李渊是好朋友,因此唐俭也跟李世民混得很熟。

    后来在太原的时候,唐俭见隋室政乱,也曾劝李氏父子起兵争天下,算是李家起兵的襄赞之臣。

    从隋朝末年群雄割据以来,东突厥始终是中原的最大威胁,各方诸侯对于东突厥都是百般讨好,甚至称臣纳贡。唐朝建立后,也受到过东突厥的要挟,每一次出使都是一次屈辱。

    贞观元年,唐俭也出使过东突厥,那时候是刚刚签订了渭水之盟后,他作为唐使磋商协议的一些细节。

    所以,这次李世民提名唐俭出使突厥,还真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

    唐朝英雄辈出,后世很多人都听说过秦琼,听话过程咬金,听说过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杜如晦,即使是侯君集、高士廉等人的名气,也都比唐俭要大。

    事实上,作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陪葬昭陵的唐俭,在唐朝也是地位显赫的。

    早年间,李世民和唐俭是好朋友,两家在隋朝时期都是非常好的家庭,两个人在年少的时候经常一起出去游山玩水。

    后来李世民的父亲起兵造反,并且成立了唐朝,而唐俭成为了唐朝的功臣,并且在别人谋反的时候还救了李世民父亲的性命。

    李世民在没有登基的时候,唐俭一直在帮助李世民处理问题,官位比长孙无忌都要高,可以这么说,唐俭的功劳是非常大的,他完全就是靠嘴皮子成功的。

    当然了并不是会拍马屁,主要就是把别人说服过来帮助李世民。本来尉迟恭刘武周的部将,可是唐俭凭借自己的口才,让尉迟恭来投奔李世民。

    这次颉利拍执失思力来请降,李世民安排唐俭去商讨投降的细节,可谓是再适合不过了。

    “陛下英明,莒国公唐俭还真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

    房玄龄听到李世民说出唐俭这个名字的时候,很快就想明白了里面的利害关系,不得不说,李世民提出来的这个人选还真是最合适的。

    ……

    心动不如行动,不管是唐朝还是突厥,都对和谈抱着一定的兴趣,所以李世民在见过执失思力之后,立马就下旨安排唐俭出使突厥。

    以往的出使,作为弱势方的代表,唐俭自然是小心翼翼。

    然而,这一次,他的心情却大不一样,他几乎是坐着驿站的马车一路飞奔而去。

    草原民族和汉民族不同,看起来,草原民族似乎更骁勇善战,能够不断南侵。

    实际上,汉族是农耕文明相对稳定,输了以后可以继续发展,不伤元气。

    草原民族是十分脆弱的,他们的经济人口承受不了一次两次惨败。

    所以,颉利可汗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只能向唐朝求和,并提出可以做唐朝的藩属国。

    唐俭坐在马车上,想着临行前李世民的吩咐:要自己好好的羞辱一番颉利。

    “嘿嘿!”唐俭忍不住在心里笑着。

    虽然这趟差事对于其他人来说算不上是什么好差事,但是唐俭已经去过多次突厥了,对于草原上的情况也是比较清楚,倒也不觉得这次差事有多么不好。

    在他看来,隋唐突厥人不见得是真心诚意的要归附大唐,但是在定襄城遭遇到这么大的失败和损失,一两年内他们是没有和大唐继续动武的打算。

    所以这一趟草原之行,除了路途奔波之外,其他的不见得有多么受罪,甚至到了颉利那边,人家还会好吃好喝的叫着美女一起热情款待。

    当然,如果唐俭知道李靖会在他和颉利和谈的时候带着部队杀过来,估计就不会这么想了。

    ……

    李靖收到前锋营的捷报之后,没过两天,后续的大部队就到了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