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37.平安时代的扶桑(第1/3页)  影视世界无限传送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听完李俊的描述之后,曹岩心里就比较开心了。

    毫无疑问,自己放在北海道的那些人,确实是很给力的。

    本来扶桑人在曹岩的心里面,实力应该还是比较强悍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扶桑人一直以来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勇猛的那种,死战不退,而且动不动就热血上脑什么的,作战风格相当狠辣。他不敢太大意,所以给驻岛人员的要求是以自保为主,尽量先不要挑衅扶桑国。毕竟那是一个国家,怎么说几百万人口也是有的,梁山运送过去的人总共才十来万人,加上土着,不超过二十万人,战争潜力几乎没有,可以说是死一个少一个,如果真的损失惨重,那对曹岩的打击可以说是相当巨大的。

    所以他小心翼翼,不敢让手下的人太冲动,可现在听完李俊描述的那些扶桑人的样子……曹岩突然发觉,自己之前的想法是不是有些误差啊?

    事实上,曹岩还真的想错了。

    后世的扶桑人,确实是以作战勇猛而着称的,可再怎么勇猛也是人,否则他们怎么会在最后被华夏人赶回到岛国上去呢?扶桑人也是人,再勇猛也是怕死的,当死亡数字不断提升之后,他们也会崩溃。而且那是以后的扶桑人,不是现在的扶桑人,现在的扶桑人,呵呵,仔细看看他们的历史就知道了。

    平安时代,在历史上被成为古代扶桑的最后一个朝代,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平安时代的扶桑版图,和未来很不一样,简单来说就是整整小了一圈儿。首先北海道岛还是土着人虾夷族的天下,而本州岛的东北部奥羽地区,就是地图上从东京往上的那一块,也是由大和朝廷征服之前的旧土着割据自治,类似于殖民地。要到平安时代的末期,也就是华夏的南宋时期,当地人才基本完成了与大和族人之间民族融合和同化。而在西南边,琉球岛还是愚昧未开化的蛮荒之地,九州岛南部也是野人出没,仅仅在名义上被划入了版图。

    而且就算是在大和朝廷治下的绝大部分地方,也都是地广人稀、刀耕火种、野兽出没,连一座稍微像样的城市都找不出来,老百姓的生存状态,恐怕还不如欧洲中世纪的农奴呢!

    没办法,扶桑文明的诞生都已经是公元二世纪的事了。而大和朝廷的雏形更是直到六世纪才形成,平安时代则开始于九世纪……哪怕有西面的华夏大天朝输入中原文化,想要扶桑人这么快就从一个个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原始部落,坐火箭直接进入统一的封建国家阶段,也实在是有点儿强人所难。

    更何况,虽然国家尚未真正统一,但统治扶桑的贵族公卿们却已经早早地腐朽了。

    他们放着开疆拓土、富国强兵的重任不管,一门心思地寄情山水,烧香拜佛,『吟』诵诗歌,钻研书法,陶冶情『操』……更绝的是,当时的公卿贵族们,还把全扶桑的其余地方一律视为“乡下”甚至“鬼地”,认为去那些地方转一转都会沾染上晦气,一心要当宅男,恨不得一辈子缩在风景秀美、佛寺林立的京都城里不肯出来。偶尔有几个离京的家伙,多半不是因为流放就是因为贬谪,或者是出奔躲避****——走的人和送的人都是哭哭啼啼的,有的甚至还要留下遗书,并且一到了地头就天天盼着尽快回来。

    因此,平安时代的扶桑,是一个上下完全脱节的畸形社会。唯一的文明城市就是京都,其余地方都是老少边穷地区。而日后那座繁华大东京所在的关东平原,在这个年代的扶桑人的观念之中,就跟我们现代华夏人印象里非洲黑哥哥那里差不多。在那里崛起的几家武士名门,最早其实都是京都公卿们打发过去巩固边疆的“生产建设兵团”。这些可怜的早期武士,必须一边辛苦地抵御分裂主义恐怖分子,诸如原始部落土着,例如土蜘蛛、虾夷人之类的袭击,一边还要开垦土地种水稻自给自足,因为京都的朝廷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