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37.平安时代的扶桑(第2/3页)  影视世界无限传送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般不负责军粮供给。

    至于被派到那里担任国司之类职位的公卿,基本上等于是被放弃了。

    所以,那个年代的财富、文明、艺术,以及所谓“平安时代的风情传说”,全都被浓缩在了京都的方寸之地,而不是像几百年之后的扶桑战国时代一样,在九州、四国、西国、近畿、东海道、东北各地,都有着各自的英雄美人、故事传奇。

    正因为这个时期的扶桑人追求享受,所以扶桑国内武功衰弱,战力低下,连没有铁器,甚至连完整社会都没有的野人都能让边境守军吃尽苦头,可想而知此时的扶桑国国内究竟是怎样一副内忧外患了。那么,平安时代的扶桑贵族究竟多么腐败呢?下面就拿出一些数据让大家看一看。

    首先,就是他们的穿着,说出来可能有人不相信,事实上,这个时期的扶桑人,穿衣服多到能和铠甲相提并论。

    要知道,扶桑人自古以来就是最善于自己折腾自己的民族之一,他们发明出来的各种繁文缛节,就连同样擅长这一套的华夏人,时常也会感到有点吃不消。

    而整天闲得蛋疼的公卿贵族,更是全扶桑最会折腾自己的人。光是拿他们穿的衣服来说,贵族男子就有狩衣、束带、衣冠、直衣等种种名目,而且全都是峨冠博带,宽松臃肿,完全以浪费布料为首要目的,基本上没有哪件穿起来好看或舒服的。尤其是公卿们上朝觐见天皇的朝服“束带”,更是在屁股后面还有一条拖地的“长裾”,最长可达5米,具体式样可以参加新娘的婚纱后摆。而且,扶桑的贵族公卿们在进宫上朝的时候,可没有女童或伴娘帮他们抬起屁股后头那块布。

    于是,这条好像是超长型『尿』布的“长裾”,只好在地上拖来拖去,就仿佛扫地大妈的墩布——估计最初设计这套朝服的人,就是希望文武百官都能义务劳动,替天皇家免费当清洁工。只要每天上朝散朝的时候,拖着这条“长裾”在宫里来回走上一圈儿,就能把走廊和庭院上的灰尘都给擦干净了。顺便说一句,平安朝贵族之间的常见恶作剧之一,就是踩住别人的“长裾”,让他一个踉跄跌倒。

    至于贵族女子,则有作为正装的十二单衣,俗称“十二单”。以及外出时穿的“壶装束”等等。而所谓的“十二单”,就是把十二件不同『色』彩的刺绣单衣叠起来穿,看起来五彩缤纷、斑斓绚丽,又有着一种庄严大方的古典之美,无论在电视剧还是在漫画里,都显得异常华丽夺目,视觉效果惊人得好。尤其是用京都名绸“西阵织”裁制的十二单,更被誉为是艺术和手工的精致组合,以及全世界最华丽的绣品之一,深受古今中外的时尚女『性』们的追捧和喜爱。

    但问题是,这种绚丽奢华的“十二单”,究竟有多重?

    答案可能会吓死人:10-20公斤!

    说得更形象一些,就是大致相当于一名低年级小学生的体重!

    没办法,由于古代的纺织、刺绣、印染技术相对落后,生产出来的布料,在同样的尺寸之下,往往要比现代产品厚重得多。而同样是由于古代纺织技术不发达,布料价格昂贵,所以每个人身上衣服的长短多少,也成了显示财富和身份的一大途径,跟我们现代的富人开车要开宝马,戒指要镶钻石是一个道理。那年头,古代富人们最常见的摆阔手段,就是把钱都买成衣料穿到身上!

    一般来说,古代的穷人为了节省布料,只能穿一身单薄的短衣短裤。正如同扶桑小说《十二国记》里面描述的那样,现代人的汗衫、短裤和短裙,一旦穿到古代,就会被嘲笑是乞丐穿的衣服。相反,越是富贵之人,衣服却越是累赘,不仅要讲究质量,更要讲究数量。而古代扶桑的宫廷女装“十二单”,就是这一思路的登峰造极之作,以至于最终搞出了10-20公斤的恐怖重量。

    要知道,同一时期华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