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9章 前奏(第3/4页)  天下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到天子身侧,缓缓将奏疏递上。

    正殿内,再次变得安静。

    过了一阵,便听得座上的人将奏疏往桌上一放。大魏天子缓缓道:“可以。督办此事的人我再择一择,其他的事先安排下去办吧。”

    天子的目光缓缓掠过底下跪着的臣子,半晌,仿佛有些疲惫,转头对大内监道了一句什么,众人便听见大内监的声音回响在殿内,“陛下累了,诸位若无其他事,就退了吧。”

    群臣正要起身挪动,又听得大内监道:“中书令程良弼,大理寺少卿俞政,留下。”

    虽是春末,偏殿内仍点着暖炉。

    程良弼和俞政两人踏入偏殿时,一阵暖风拂面而来,依稀带着淡淡的药香,以及檀香之类的香料气味。

    “说说吧,”大魏天子吴元庆半躺在榻上,面容微带病色,声音虽然低缓,但听着仍旧沉稳有力,“这次修缮北渊宗正殿的监工,你们举荐两个人来,我瞧瞧看。”

    俞政心中虽有人选,但程良弼比他年长,官位也较他高,他不好先开口,便垂首立在原地,准备等程良弼说完了自己再提。

    “臣……”程良弼斟酌着开口:“举荐工部侍郎朱尔俊,侍御史张希。”

    说完,他暗暗抬头看了一下,见天子并没有说什么,便继续说下去,“朱尔俊在工部多年,此事又主要由工部负责,由他总领,应无差错。”

    “张希呢?”

    天子一开口,却问的是另一个候选人。

    程良弼并无讶异,继续缓声道:“张希在御史台多年,一直勤勉忠正,为人细心,想来可担此任。”

    这回,天子听完却许久没说话,好一阵才转头看向俞政,“你呢?”

    “臣……”俞政开口,语气里透着公事公办的冷静克谨,“举荐晋国公二公子,”他缓缓道:“穆霈云。”

    天子动了动眼皮,似若有所思,过了一阵才道:“是那个小穆将军吧。”

    “朕记得他,”吴元庆的声音透着些懒意,“先前他随晋国公出征,几次献策,助穆家军大败乌孙和大月氏,还斩杀了贼首,对吧?”

    “是。”俞政道。

    “唔……”吴元庆换了个姿势躺着,“你们先下去,朕再想想。”

    程良弼和俞政二人由内侍引着,往殿外去。

    才出宫门,各自道别后,俞政又被请回了天子面前。

    “为何举荐他?”

    俞政刚要开口,吴元庆眸光微凝,审视着他,“省掉那些套话,朕要知道……”他加重了后面两个字音,“为何?”

    “穆霈云虽有武散官的品阶,归在兵部之下,但在朝廷中无具体职位,也无实权,只享一个虚衔。”俞政道:“可以算是朝廷的人,又不算是朝廷的人。”

    吴元庆嘴角微动,似笑非笑。

    “他既能屡献奇策灭敌,又能于敌军中斩获贼首,可谓有勇有谋。”

    俞政说完这些,隔了一阵,方道:“陛下若想借修缮北渊宗正殿寻回先帝遗诏,此人或可助益一二。”

    除了身份与才智之外,还有一点俞政没有说。

    这样的人需要一个出头的机会。如果能得此机会,定然竭尽全力。

    “朕再想想。”

    俞政前脚离开,大内监便缓缓上前,请示道:“方贤妃在殿外候着,陛下看是否……”

    吴元庆打断道:“来多久了?”

    “有好一阵了。”

    吴元庆轻颔首,脸上神情放松下来,终于展现出疲意和病态来,“让她进来。”

    “今日夜里……”

    “照旧吧,还是让贤妃来。”吴元庆阖上的双眼微微睁开,眼神里微有些空茫,“朕在病中,不想见其他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