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北京事务(第1/2页)  误入一六三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自崇祯七年八月四日,周召南等人前往连岛建设移民中转站,汪三江等人前往江南兴办江南分公司之后,李存真,王知味,冯九渊,赵四海四人轻车熟路的经营着北京分公司。

    由于周召南等带走了大批员工,李存真又招收了二百多难民,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训,北京分公司就正常运转起来。

    按照大家的约定,北京分公司的利润主要用于上下打点,而李存真又不太熟悉明代官场,所以那王承恩的管家鲁太监来楼吃喝时,李存真总是亲自作陪,并虚心请教。

    一日,鲁太监又来酒楼吃饭,李存真笑着迎进包间。言道:“鲁大哥光临小店,令小店蓬荜生辉,小弟也是如沐春风啊。”

    鲁太监捻着兰花指笑着说道:“李老弟,忒会说话了,还不知道你背地里怎么骂咱家呢,放心,这次老哥一定会付钱的。”

    李存真赶紧道:“鲁大哥说笑了,鲁大哥来小店吃顿便饭,那是小店的荣幸,小弟怎会存在那样的心思,大哥误会小弟了,罚酒一杯,不,不,三杯!”

    “李老弟如此客气,那咱家就却之不恭了,大哥认罚。”说着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李存真看那鲁太监喝了三杯之后说道:“大哥海量,小弟自叹不如。近来小店开发出了新菜,名为火锅,要不大哥尝尝鲜。”

    “一切由老弟安排,十方酒楼的各色菜肴,色香味俱全,咱家来着不拒。”说着便大笑起来。

    李存真忙名伙计们上菜,一会儿,鲁太监吃着火锅,大家赞叹,言说:“十方酒楼名不虚传,如今已是深秋,吃着火锅正好可以去一去身上寒气,秒啊,妙!”

    李存真言道:“那大哥就多吃一点。”

    酒酣耳热之际,李存真与那鲁太监勾肩搭背,甜言蜜语地看着让人恶心。

    鲁太监拍着胸脯说道:“感谢老弟盛情,咱家铭记于心,日后若有难处,言语一声,咱家定会与老弟分忧。”

    李存真眼看时机成熟,连忙说道:“自从周先生前往江南之后,把这诺大担子担在小弟肩头,真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总怕出个差错,小弟无法应对。幸运地是有老哥指点,小弟才不至于六神无主,无从下手。”

    鲁太监挥手道:“小意思,老弟若有难处,尽管说来。”

    李存真便说道:“小弟欲聘请大哥为我十方公司北京分公司顾问,为小弟指点迷津,每月一万两银子,还望老哥不要嫌少。”说着就拿出了一张一万两的银票,放到鲁太监手里说:“这是本月的银子,老哥笑纳。”

    鲁太监紧紧地攥着银票,顿时眉开眼笑,说道:“单论与老弟的交情,有什么吩咐,咱家定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只是老弟总是这么客气,那老哥我就收着了。但此事万不可伸张,以免王公公忌讳。”

    李存真见事情已经成了,用手指指着天花板说道:“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老哥放心。”

    说罢二人自是奸笑不已。

    第二天,鲁太监领个一中年男子来找李存真,李存真赶紧把二人带进会议室,命伙计送来酒菜,三人吃喝起来。

    原来那来人是内阁首辅温体仁的管家,鲁太监约他与李存真认识,李存真当下明白,忙送上了五千两银票,并说了一些早听得阁老大人贤明,小子早有结识之意,希望引见之类的话。

    那人会意,一来看着鲁太监的面子,二来看着五千两银子的面子,当下便答应了。三人把酒言欢,相当融洽。

    过了几天,那人来找李存真,说阁老今日正好闲暇,你速速准备一下,与我同去。李存真赶紧拿上了一沓银票,又不敢大意,遂拿上了一面镜子。跟着来人往温府走去。

    温体仁,字长卿,号园峤,浙江乌程南浔辑里村人。明末大臣,崇祯年间朝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