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五节、武力的妥协(第2/4页)  擎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无动于衷,所以姜田才将此看成是一出闹剧。事到如今有些聪明人已经幡然醒悟不在言语了,还有力气吵架的也就剩下了那些不太聪明的,这个朝代和以往的情况不同,中国是在没有完全混乱且破败的情况下完成的复兴,新旧两批利益集团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争抢着同一把椅子,所以张韬不能像历史上许多开国之君那样随心所欲的设计自己的国家。但是有一点可能是那些阻挠改革的人所没有注意到的,那就是在这场闹剧之中,军方究竟持什么样的立场。

    其实这个问题也是个伪命题,此刻的中华军队,也并不是其他开国之君那样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的军队,这支军队中还包含着不少前明遗留下来的地方部队,和各类投奔c反正c招降的前伪军与军阀,张韬又没能同自己老家那样建立起高效的政委制度,所以除了直系的那几支百战雄兵之外,大多数守备部队只是被张韬的赫赫威名所慑服,在改革的风口浪尖之上,地方军官本来就属于地主阶级的一份子,可又不敢真的和皇帝对着干,所以这群人才是打破现有平衡的关键,而这个问题也早就在张韬的算计之中,他之所以能眼看着全国上下为了改革争吵不休,其实就是等着那些敢冒头的家伙自己暴露的差不多了,最后好一网打尽。现在网撒的也差不多了,该钓的鱼也基本跑不了了,该是收网的时候了。

    就在这暴风雨前的宁静之中,姜田左右看了看文武群臣,见没人打算先开口便站出队列幡然跪倒:“启禀陛下,臣领命整饬船厂并建立研究院所,现已有小成特来复命。”

    这时才有人想起来,姜田的本职是去造船,运古籍回来只是附带的事情。张韬在龙椅上也点点头:“贤弟办事朕还是放心的,短短两个月就已经卓有成效,此行你劳苦功高,但是今后的工作不可停顿,直到那些学生们能自行思考c自行设计不再依赖于你。”

    皇帝的期望很高,但是这个期望听在别人的耳朵里就有点讽刺了,他们不知道姜田究竟设计了什么船,可听皇上的口风,好像那个船舶设计院还是离不开姜田,那么也就是说这位姜大人又在新的领域展现出了自己的价值,换句话说今后姜田会在海军里拥有无法撼动的地位。

    “陛下,依臣所见,若想让学子独当一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若是不能提高他们现有的科学知识,恐怕百年之后也无法完成陛下的嘱托!”

    这句话说出来大有小看天下英雄的意思,本来装聋作哑的朝堂上也是议论声不断,但是不仅皇帝听明白了这里边的话外之音,就连一些聪明人也是暗自感叹,看来这全面普及科学教育是势在必行了。只有一些看不见天下大势的瞎子,才会认为这是师兄弟二人一唱一和的表演。

    张韬当然明白姜田心中所想,于是他故作惊讶的问到:“贤弟何处此言?难道是有人敢阳奉阴违不履行自己的职责?”

    皇帝这么一说,不少人心里都咯噔一下,难道说大清洗的借口这就来了?可是造船本来和地方上就没什么交集,能找什么借口呢?

    姜田不急不缓的说到:“非是有人阳奉阴违,而是我朝的工匠c官员知识贫乏底子太差,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臣要反复讲解才会有那么一两个聪颖的听明白,说明一个浅显的道理更是需要不惜口舌,臣苦思冥想发觉都是我朝学子以前轻视自然科学所致,使得本来聪颖的学生们被教成蠢牛木马,只知钻研八股而不分五谷,只会吟诗答对却不懂得衣食住行,若长此以往国家暮气深沉若遇外敌如何保家卫国?前朝亡国之祸不远矣”

    如果放在平时,自然会有一大票的人站出来反对他的发言,并且指责其为危言耸听妖言惑众。可是这俩月让那些以吵架为生的官员都懒得再张嘴,更何况现在傻子都看明白皇帝的意图了,谁还会站出来自讨没趣?再说姜田也是恶名在外,当初指责别人六艺不全皆是伪君子,如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