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一零章 朝见风波(二)(第2/3页)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真当了自己是个人物吗,耽误了咱家伺候老佛爷的功夫,这损失你赔得起吗?”

    这时不光是秦铮,就连其他人也都明白万海澄的用意,原来折腾了这么半天,就是想要钱,因此也都看向秦铮,看他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秦铮当然知道,太监向官员索要财物,是清廷的潜规则之一,据说当年左宗棠平定新疆的叛‘乱’,立了拓边大功,两宫皇太后大喜,招他面圣奏对, 并且赐给他先帝咸丰戴过的墨晶眼镜一副。没想到太监们贪财,捧旨颁赐眼镜时,向左宗棠敲竹杠:想接这副先帝的眼镜,要付三千两白银。而左宗棠‘性’情耿直,连曾国藩的帐都不卖,怎么肯吃这口鸟气?什么“先帝眼镜”, 老子不要了!眼看事儿要糟,还是李鸿章顾全大局,‘私’下解囊代他出了三千两,才买下了眼镜送给左宗棠。

    这个段子未必是事实,但也说明太监们索要财物的胆大妄边,什么事都敢要钱,什么人的钱也都敢要,今天据然被自己碰上了。当然也不排除是慈禧故意纵容,试探一下自己的态度。不过给慈禧磕个头到是可以,但要给太监行贿却不行,一来是没有那么多钱,当年左宗棠一付眼镜就要3千两,这一套官服也肯定便易不了多少;二来就算是有钱也不能给,开了这个口子,那以后还不被这批死太监们当‘肥’羊牢,关建是现在清廷有求于穿越集团,根本就没有必要讨好这些死太监,于是秦铮故意道:“我可没有让万公公来给我送衣服,如果万公公觉得给我送衣服耽误了伺候太后,怎么不辞了这差事,让太后差别人来呢?”

    万海澄听了,差一点被气得吐血,也不知道秦铮是真不懂还是故意气自己,把心一横,道:“今日咱家就不跟你多废话了,拿1万两银孑来,咱家就让你穿这一身官服,要是不给银子,咱家立刻就把官服拿走,让你进不得宫,见不得太后、皇上。”

    秦铮笑道:“银子我们有的是,但一两都不会给,你要拿走就尽管拿走,没有这身官服,我照样可以见太后、皇上,不过就怕是你把官服拿回去‘交’不了差,再想要给我送来,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万海澄听了,也不禁气冲脑‘门’,他在皇宫当差30余年,从一个普通的小太监升到四品‘花’翎总管,还认了李莲英为干爸爸,几乎清廷所有的重臣都接触过,谁的钱也收过,却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

    庚子国变之后,万海澄做为慈禧点名的少数太监随慈禧、光绪一起逃出北京,在一路上也受了不少罪,不过到了山西以后,一来是远离了北京;二来沿途都有地方官员接待,因此也安稳下来不少,而太监们也不甘寂莫,又开始向沿途的地方官员勒索钱财。慈禧自然清禁这些烂事,但本来就是朝廷的惯例,而且这些太监们都和自己共患难,他们原来在宫里积攒的钱财估计也被八国联军抢掠一空了,也应该让他们捞一点。

    当然,慈禧在这方面自身也不干净。原来在宫里的时候,慈禧就有一个捞钱的‘门’道,就是卖官,积攒下了巨额的财产。到了西安以后,老太婆觉得自己穷了,藏在京城宫里的‘私’房钱说不定已经让洋鬼子给抢走了,于是又开始大量卖官衔。而平时难以和老佛爷接近的地方官员也活动频繁,抓住这个机会买官购爵,平民‘花’钱买个官阶,候补的‘花’钱买个实授;知县‘花’钱买个知府知州,因此慈禧为此已经卖了不少官职,又攒下了不少钱。

    当然慈禧是不会亲自谈价收钱,太监们自然充任了中间人的角‘色’,当然也从中‘抽’头提点,老佛爷吃‘肉’,跟着也可以喝到一些汤。

    不过有一次卖官却卖出个麻烦来,‘弄’得慈禧心里很不痛快。原来有个姓施的官员,时任潼官厅多年,有点积蓄,想买个道员干干。只是一直苦于没有‘门’路,慈禧一行到西安后,他认为时机到了。他先派手下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