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一四章 锦州(二)(第2/3页)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战军的编制也要提前了,军委讨论之后决定,首先由第2师,第6师,第10师组成第一野战军,以后再配备1个后备师和团级部队。司令员暂时由第2师的师长丘亚辉兼任。

    本来第一支野战军的编制先应是由第1师为核心组建,但原第1师的师长罗岳去了海军陆战队,继任师长的是原副师长刘铁,在资历上和其他甲种师的师长相比,显然要差了一截;而且第1师被抽调到海军陆战队的骨干人员是最多的,对战斗力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只能先以第2师为核心成立第1野战军。

    当然现在不可能将第1野战军都拉到锦州去,首先只出动第2师,而且由第2师的副师长冉润峰代理师长的俱体工作。邱亚辉留在青岛负责第1野战军的编制工作。

    而第2师的俱体安排是,由第1团进驻锦州,这样也满足俄国提出的3000人的限制,由第3团驻守葫芦岛,第2团和师属的其他部队则驻扎在锦州以西的塔山地区,这里即可以保护锦州的侧翼,也能掩护葫芦岛的。

    而除了军事人员以外,还组织了300余名行政人员,500余名警务人员一起去锦州,一方面是在锦州立足,另一方面也是以锦州为跳板,为以后进入东北地区作准备。另外还需要大约1500名工程人员,用于扩建码头,修建从葫芦岛到锦州的铁路、道路,以及沿路的要塞。

    1905年2月4日晚,海军派山第1巡洋舰分队和第1驱逐舰分队担任护航,从烟台港出发,护送第2师第1团进驻锦州,随行的共有12艘运输船,除了1团之外,还有约500余名工程人员和相应的工程材料。第二天中午12点到达葫芦岛。

    这时俄军在葫芦岛驻守的军队只有60人,两艘还不到100吨的小炮艇。原来日俄开战以后,清廷宣布中立,并且划定了交战区,基本将整个辽东半岛都划为日俄两国的交战区,而辽西地区则不在交战区内,则计划在辽西地区驻军,以防战火蔓延到关内。但俄国并不承认清廷划定的交战区,也坚持拒绝清军在辽西地区驻扎,禁止清军越过山海关,并且威胁清廷,如果清军出关,那么俄国将出动大军进驻关内。

    清廷唯恐触恼俄国,真就不敢派军队出山海关驻扎,一直到1904年5月,俄国的战事不利,清廷才又和俄国进行交涉,俄国才让步允许清军出关,在朝阳县、古北口等一带地区驻扎,但只许驻扎一个营的军队,而且不得越过驻扎范围。其实这时俄国在辽西地区的总兵力还不到1千人,如果清廷稍稍强硬一点,就可以将俄军全部赶出辽西地区去。

    而看见了人民军的船队之后,守卫葫芦岛的俄军也不禁吓了一大跳,因为俄军已经接到了通报,知道要让人民军进驻锦州,但总兵力只有3000人,怎么来了20多艘船,而且其中的军舰有10余艘,这到底是有多少人?肯定不止是3000人的。

    这时舰队己经驶近到距离码头4、5公里的地方,向码头发出旗号,一面表明身份,一面要求码头派引导船来引导军舰船只停靠。

    但负责守卫葫芦岛的中尉杜达耶夫这时却有些迟疑了起来,心里隐隐的感觉到对手似乎来者不善啊,因此杜达耶夫下令,要求对方先派代表上岸,和自己交涉清楚再说。

    岸上的旗号发出之后,时间不长,只见对方的不少船上都放下了小艇,装载着士兵向岸边划行过来,杜达耶夫数了数,共有10艘小艇,每艘艇上大约有30人左右,而且都是全副武装,就是用腿肚子想,也知道他们绝对不是上岸来交涉的。

    这时身边的一个俄兵道:“中尉,他们好像并不怎么友好,要不要开火阻止他们。” 而其他几名俄兵听了,也都有些跃跃欲试的样子。

    好在是杜达耶夫的头脑还算清醒,阻止对方?怎么个阻止法,现在码头上的俄兵一共才30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