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一章 一封书信一些旧事(第1/2页)  乡野孤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乡野孤儿最新章节!

    云锋和沙南通吃完饭便各自回了寝室。

    “阿锋,你的信。”

    云锋一踏进门来,便见林信朝她嚷嚷,手里扬着一封白色的信封。

    “信?我的信?”

    云锋自从来学校,便买了201电话充值卡和电话ic卡,IC卡可以在公共电话亭里直接插入电话里拨打电话,201电话充值卡则是在寝室里的电话用的,拨打的时候先拨打201再根据语音提示按充值卡号码和密码,之后再按要接通的电话号码便可以了。

    云锋学校内部的电话都是可以直播的,但要打校外或者长途,就得用充值卡了。

    九十年代的大哥大是很拉风的移动电话,但云锋和她周围的人都几乎只在电视里见过,或是听深圳打工回来的小姑姑说过,2000年已开始出现手机,但手机太贵,能用的人很少,大家倒是都开始用BP机和小灵通。

    BP机就是传呼机,每个传呼机都有一个固定的号码,传呼的人跟打电话一样,只需要拨打传呼机的号码,便有总台的人接通,将需要传呼机主人需要回复的电话号码显示在传呼机的小电子屏上,这样,只要传呼机主人一听见滴滴两声,就会知道有新传呼,查看传呼机的电子屏幕便知道要回哪个电话号码了。这因为传呼机本身价格也不菲,再加之每个月还得交月供,因此,一般人也用得少。

    但云锋几乎每周都会给家里电话问候,说说学校的事,还会有谁给写信呢?看来是同学了。她跑到林信跟前,一跃而起,将信封抢了下来,看信封面上写着“云锋(亲启)”的字样,云锋却是辨认不出这是谁的字迹,但看亲启两字,却是郑重了,同学之间通信,一般都是收信人姓名后的括号里写个“收”字便了了的。

    云锋迫不及待地拆开信件,却原来是李云锋的二弟李云河写的,大概说的便是他今年高三的学习状况,想考医科大学,想请教云锋选哪个医科大好,再有便是他哥哥李云锋当上了村里的技术人员,开始跟着村委会的技术队搞试验田了。而后便是一些关于高三学习紧张心理压力大的话,最后说明是和云锋的弟弟君生要的地址,并把君生对姐姐的问候也写了进去,署名是云河和君生两人的。

    云锋坐了下来便给云河回信,按照云河的成绩,如果后一个学期复习到位,高考临场发挥得好,考个重点本科也是有希望的,她便宽慰了他,再把省内一本二本的几所医科大学及一些重点专业,从学校往年录取分数线、录取人数、专业偏重、就业情形简单做了分析给他说了,至于李云锋的事,她本想只字不提,但又觉得不能显得自己太小气,便也三言两语地对他当上技术员这事祝贺了一番,同时问候了李家奶奶和云琴、云图、云元,其他的都没再多说什么。

    李云河是个读书的好苗子,话说李家三兄妹及他们两个堂兄弟都是读书的好苗子,只是云图初三毕业后便跟了他父亲到广州打工,据说混得不错,再便是云锋主动承担家里责任,牺牲自己,一路放弃了上重点中学和考大学的机会,否则,以他的勤奋和努力,也不会比他的弟弟妹妹差的。

    云锋摇了摇头,云河的来信,让她心里既高兴又忧伤。高兴的是知道李家兄妹都很好,她心里替他们高兴,忧伤的便是那日在芙蓉树下和李云锋的一番决裂,却是没想到时隔几个月,远隔几乎千里,却原来还没好齐全,心里还是留着线小缝隙,一旦触及仍是嗖嗖的冷风,透心凉。

    她收拾好因为李云河的信件而引发的杂乱而忧伤的心情,背了背包,想去图书馆的机房查询资料,毕竟,期末考快要到了,她除了上课带着一双耳朵,平时都忙于其他事务,对自己的专业课,花的时间还是太少了,她需要给专业课充充电才好。

    进了图书馆,她竟然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