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七章 上下求索,寻求突破(第1/2页)  乡野孤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乡野孤儿最新章节!

    云锋在得到沙南通的认可后,便开始按照她和他前一日里商定的计划开始施行。

    建立广州、韶城两个城市的重点中学老师的用户和资源渠道,首先需要的便是人脉关系。

    此前建立的300人教师大群里,核心骨干是一中一干和云锋熟识的新老师,口口相传,拉来的一中的一部分老师和桦城各个中小学里的一些老师,再便是云锋的那些可敬可爱的大学校友们,他们都几乎在家乡当着老师,也在群里拉了许多自己圈子里的教师朋友进来的。但其中广州的竟然几乎没有,怪只怪到了云锋这一届,广州中小学招聘的硬条件提了太多,竞争太激烈了,几乎都没能进去。

    是以云锋决定还是从自己眼前能随时随地见面交流、跟进的老师打开突破口。她让叶子去找他们语文组的头魏老师,魏老师在一中多年,是个温文尔雅、成熟稳重的中年男老师,爱好诗书字画,听说这件事,感觉对他们语文教研组本身就有直接的帮助,便很积极地帮着联系了过去从一中到广雅中学的前同事,让他帮着发动身边的各科老师们一起。

    云锋见了语文教研组备课组长的积极反应,便干脆单对单地将一中各科目的教研组长和各年级的备课组长都一一地约了来谈了一轮,并都做好记录。她想的是,这不仅仅是她发动这些一中的骨干教师们介绍跨地区的教师资源,同时也是珍贵的原始的材料,她整理成文发给沙南通,来提高他做决策的效率。

    一中是完全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政治都各有一个教研组长,生物和化学则合为生化组,历史地理合为史地组,各有一个教研组长。每个教研组又根据年级各有一个备课组,设备课组长。

    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都是学科中资历比较老,教学水平比较高,也有一定管理经验的骨干教师,他们对云锋所提的教研平台的态度反映,大部分都是认可的,因为他们自身也深受资料匮乏之苦,尤其是在组里带新老师备课时,面对新老师难以迅速达到教学标准而苦恼,若是有又多又好的内容供他们直接选择,那么定然是很有帮助的。

    但他们也的确在教育体制内多年,见惯了那些半途而废的事情,对于这个新起的平台将来会做成什么样自然就还半信半疑,因此也是一半热忱一半打哈哈,有几个积极地帮着推荐自己熟悉的在广州和韶城任教的前同事,也有几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想先在教研组好好体验再说。

    但云锋还是很高兴的,毕竟没有遇到剧烈反对的,老师们对平台的未来持疑虑是很正常的,她能理解。

    当然,也有个别老师在云锋面前说,他们注册和上传资料只不过是看在她是他们的小同事的份上,对于网络,他们还是认为自己的人工查询和整理更靠谱。

    云锋在做了一个意见汇总后,考虑良久,便决定去找他们高一年级的分管副校长王副校长,看能否学校里整个儿地给试验。如果这条路子能成,那么无论是用户还是内容资源的拓展便又多了一个高效率的可复制途径了。

    “小云老师,不是我不看好你们的这个平台,是我作为年级的分管校长,不得不要提醒你,我们老师,按规定是不能在外兼职的,你这参与的平台创建,本身就分了你在学校里教育教学工作的心啊,这如果让大家都知道,会不会有不好的影响呢?”

    王副校长说得很和蔼,但也很直接。王副校长是个四十出头的男老师,对年级的老师们都非常好,云锋和他也极为投缘,是以对他也是知无不言,有什么事从不藏着掖着。

    “可是王副校长,我这段时间和老师们都做过了解,也和各个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们都有过交流,他们很需要有备课的拓展资料啊,而且,您也知道,我们学校常常都用韶城一中、华南师大附中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