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9章 两个用和(第1/2页)  N道贩子康采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当天的深夜里,一封来自内军巡院的密奏,被紧急送到了皇宫中的福宁里。

    已经准备就寝的赵祯,只是大略的扫了一遍,就立刻兴奋的跳了起来。他喊过今天值夜的内侍,让他们天一亮就去传达两份密令。因为明天他准备要去看一下,皇店里究竟会摆上怎样的海外商品?

    接到这两封密令的人,都是与赵祯渊源非浅之辈。其中一人更是他的亲娘舅,名叫李用和,官拜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而另一位虽然官职不高,但却曾经救过赵祯的命,在人才荟萃的进程之中,也能算得上是医学泰斗一样的人物。

    巧合的是,此人与李用和同名,而姓氏在百家姓中的排序,甚至还高于李用和。

    这个人叫做孙用和。他和他的两个儿子孙奇和孙兆,都是北宋时期有名的医学家。

    赵祯选择让他们两人陪同,自然是考虑到武力安全和人健康的因素。至于吃住问题,在汴京城里还不需要太过担心。

    于是第二天一大清早,赵祯这个勤奋到批阅奏章而晕倒的皇帝,直接选择了罢工,带着他的两位亲信就钻进了距离他们最近的一家朱雀超市门前。

    看着刚刚揭开红绸的匾额,李用和有些纳闷的问道:“这超市是什么意思?”

    坐在店里的康采恩,早就注意到了赵六员外一行人,他忙不迭的出来见礼,并向李用和解释道:“这超市,意思是我们这家店铺,就是超越市场的存在!”

    “市场?”孙用和咀嚼着这个词语,疑惑道,“小郎君是说像长安东西两市那样的地方吗?可是在我大宋建国之初,商铺开设店铺摊位的位置,就已经不再受到约束?谁还会大老远的跑到这里来买你的东西!”

    “因为我这里的东西全啊!”康采恩呵呵的笑了笑,孙用和的话说的当然在理,这本也是商业发展史的一个重要变化。宋代坊墙倒塌之后,工商也因为解开束缚而得到了相当充分的发展。

    但是这也同样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工商业店铺过于分散,以至于人们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前去采购!

    尤其是在都城这类大城市当中,人们的生活节奏普遍偏快,哪怕是在节假期间,也不一定有充分的时间在街上游逛,所以,如果有一个地方能够集**应各类商品的话,那么他的生意一定是不错的。

    这就是康采恩要在汴京城中设立超市店铺的原因。

    更何况,他手头的杀手锏,还不仅仅是这个还算先进的经营理念。

    毕竟他手中的小商品,可是超越宋朝生产力好几个级别的存在,所以他在宣称自家商品期权的同时,还可以更加高傲的拍着脯炫耀道:“而且,我们店里还有各种各样的海货,不信你们进来看!”

    赵祯闻言之后,呵呵的笑了笑,他此次前来就是要看看,究竟还有多少稀奇古怪的海货,是他这位神州之主没有见过的

    如果他们三人跟着康采恩进入店铺之中,就闻到一股异香扑面而来,李用和紧张的握住了手中佩剑,但赵祯却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嗯,好吃!”

    “八叔!你怎么会在这儿?你不是称病不朝了吗?”

    循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赵祯快步来到了柜台前面,却见八大王赵元俨正在狼吞虎咽的吃面,而成年的那种餐具,洁白无瑕却又并非瓷器,一时之间也引起了赵祯的好奇!

    不过,赵元俨可没有心思解释这种神奇的物事。他擦了擦嘴巴上的油渍,抬起头来有些不好意思的看向侄儿,讪讪的笑着说道:“我的确是病了,是风寒,有大夫可以作证的。那个大夫还说,朱雀分茶里最近推出的一种食材,可以可以用来驱赶体中的寒气,缓解风寒的症状,我一想那不正是咱们家的产业吗?所以就急急忙忙赶了过来,没想到,他们端上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