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47章 你好,泾原路—34(第1/2页)  N道贩子康采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n道贩子康采恩国家大事,在耕与战第747章你好,泾原路—34高估敌人的抵抗能力,或许是此战最大的败笔。

    但这样的败笔根本不足挂齿。当宋朝的军队们按照预定计划返回越国基地之后,康采恩悬着的一颗心总算又落回了肚子里。

    他们的行动是如此迅速,迅速的根本顾不得观察周围的事情,如果他们多看片刻的话,就会发现有很多,和他们来自同一片大陆同一个时间段的老乡。

    当然来自西北的汉子们可不会把福建人当做是老乡。宋朝存在着严重的南北方对峙这一点,21世纪的人们或许只是体会到了其中的只言片语,北方人很大程度上看不起南方人,尤其是福建人,动辄就讽刺他们腹中有虫。

    腹中有虫,不仅仅说的是个“闽”字。也说的是南方的环境让寄生虫太过容易的成长起来,以至于南方人的健康状况,在强壮的北方人看来,实在是羸弱不堪。虽然说那个时候的北方人,在后世的考古爱好者看来,也不过只有中等偏下的身高而已,大部分人都达不到1米7的身高,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嘲笑同时期的南方人,尤其是身高臂长的优势在军事和农业方面的明显帮助,让他们更加自信,一般北方人都会认为南方的士兵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所以就算他们看到这边的玻璃当中出现了类似福建路的同胞,恐怕也会把他们当成是越国南部,闽粤地区的土著。

    然而实际上,经过2000多年的演变我在北宋时期,福建路的居民们,早就已经和这个世界的越国本地土著有了巨大的差异。因此他们就像摆在那些人的面前,也不见得能够被轻易的辨认出来,但他们却鬼使神差一般的便认出了对方,正是前些时间,传说消失在海外的那只宋朝军队。

    他们知道,那是皇帝最初派给康采恩的军队,差不多有2万多人,虽然其中70%以上是军属,但是这支军队在出发的时候可是引起了不少的轰动,毕竟他们大多数人都是驻扎在边境附近的,然而却要前往,那充满未知数,而又有可能凭藉无比的海外之地,也不知道他们在过去的那段时间里受了多少苦,更不知道海外的战争有没有让他们出现大量的上网,总之自从他们离开汴京城之后,就有很多奇奇怪怪的言论围绕着它们流传开来,尤其是那些汴京城里闲来无事的地皮们,最爱编造这些故事。

    其中,流传最广版本也最为丰富的一种说法是,这群人早就已经死在了海外,甚至有人认为他们有可能就是被康采恩骗,然后贩卖给海外那些野蛮的君主,然而现在他们见到了这只令人震撼的军队,他们如同狂风一样席卷而来,将外围的敌人扫荡一空。虽然福建路的土著们并不熟悉战场,但他们也是曾经在陕西前线,见证过西夏人厉害的,因此他们知道这样的军队绝非一般士卒能够训练出来的,而如今的他们却已经不是那群在汴京城里吃喝玩乐的贵胄子弟,而是一群能够在前线扬威杀敌的悍勇之士。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这群人当中的地痞无赖早就已经在连番大战当中死伤殆尽当年的那几千名士兵,如今剩下的也只有两千五六百人,存活率差不多在6成5左右但康采恩并没有按照原来的计划给予他们的家属们以丰厚的奖励,而只是给了他们生活技能的培养机会,至于他们是否是选择走上刚才位置安排的道路,那仍然由他们自己去决定,但不管怎么说抚恤金每个月都会送到他们的手上,只是数量不多,但现在仍然没有短缺的迹象。

    经过这样一番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之后,军队的作战能力当然有了不同凡响的提升,更何况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大大小小的征战已经极端的丰富了他们的战场经验,如果在格斗技术上不认真努力练习的话,战死沙场是他们迟早的归宿。因此这群人现在在训练的时候也是极其刻苦的,因为他们非常清楚,想要回到他们的祖国宋朝,就必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