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17章 你好,泾原路—4(第1/2页)  N道贩子康采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n道贩子康采恩国家大事,在耕与战第717章你好,泾原路—4说实在的,景泰对于康采恩的第一印象并不算好,不过这个家伙很快用他标志特色的待人接物,让整个原州的文武官僚们,都意识到了一股清新之风的到来。

    至少从这个家伙的双腿当中贩卖过来的海货,就让这里的文武官僚们大开眼界,当然他们把这些物品贩卖到更加遥远的地方,尤其是从不曾见识过的陕西腹地之后,相信他们的收入一定是非常可观的。

    至于康采恩为什么会把自己的商队延伸到这里,原因其实非常简单的在北宋时期的陕西前线,几乎每一个军事将领,都会养着一只专门用来贩卖商品的私兵队伍。甚至他们还为这种行为取了一个具有宋代特色的名字,回易。

    回忆商队的存在,在陕西是普遍的客观事实,而在朝廷来说也是不得不接受的事实,因为他们需要向前线运送粮草的压力,可以因此而减少一些另外手下的将领一旦有了钱财,或者说有了贪墨钱财的优良传统,那么他们对于自己的身家便会更加看重,如此以来,控制者也会觉得方便许多。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就连文官集团当中也有人认为,股价应该掌握一定的钱财,这样才方便招募足够数量的间谍,打探足够可信的情报。

    当然自古以来这样的金钱都是非常难以监督的。毕竟这种投入在事后检验方面可能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比如说。第1句是不是在环境这方面做了足够多的准备,收买的间谍,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又是否在有足够能力的情况之下没有碰到足够好的运气?凡此种种,都让对方在收货的不确切情报的时候,无法肯定相关人员不够用心,这样一来惩罚措施就显得不够理直气壮,也因此无法评价相关投入,是不是换回来足够可用的消息。

    所以让那些将领们自负盈亏似乎是一件非常不错的选择,毕竟如果他们打赢了仗,那么就可以换到军工,这相当于是把朝廷的资金风险扔到了将领们的手中,让他们全凭自己的才华去城市,虽然显得有些不负责任,甚至还有些无奈,但毫无疑问却是提高了一定可行性的。

    至少在北宋中后期的军事行动当中,位于清涧城的那家人就在这方面表现出了较高的水平。

    种家在间谍方面的花销,向来是相当巨大的。这一点就连康采恩这个刚刚来到北宋的人也是非常清楚的,因此他也知道回易商队对于大多数将领来说是多么重要。

    所以让他们在这方面有所收入,也符合北宋边境防御的基本需求,至少已经在这里呆了将近一年的康采恩不可能对这种情况一无所知,更不可能不作出针对调整。

    因此这些货物才会出现在陕西伏地,甚至出现在了对向作战的前线之上。你要知道这些物资虽然不能吃,不能穿,但如果用来贩运到辽国去,相信那些契丹的贵族们,愿意为此付出许多可用的物资,这个买卖原本是应该交到河东路北端的那些地方去做的。不过那些人现在还不能归心,因此康采恩也就没有安排,但如果落到西夏人手中,说不得就会引来朝廷的责难和老朋友们的抱怨,不过,即便是会有这样的风险,康采恩也是这样做了。至于他向老朋友们如何解释,那其实是非常好敷衍的,因为他要实践一下大宋王朝的回易制度。

    是的,他从海外而来,不熟悉这里的情况那是在所难免的,更何况这种制度本身就有些见不得光,虽然朝廷上下人人知晓,但是从道义上来讲,边境武将们不应该拥有这样的权力才对。

    但入乡随俗的道理康采恩还是懂的,因此必要的调整应当作出,更何况他能够在这个世界立足的基点正是从贸易当中而来。金融和经济学的根本原理是利用了人类的贪婪,而这必将是伴随着无限肮脏而存在的东西,因此当他看到些许肮脏的时候,如果还感到大惊小怪的话,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