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3章 肆叁柒:河间一脉(第1/2页)  蝼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太平道人!”

    李瓒不解的看向郭瑫,郭瑫轻轻摇了摇头,示意自己没有听过。

    “不就一术士嘛,收拾他还不简单?几个郡兵就能随便搞定,何须如此放于心上呢?”

    窦冕点点头,砸吧着嘴,扭头思索着:“似乎有些道理,可这唉!还是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既然你的事情不急,那给我帮帮忙吧。”

    李瓒放下碗筷,收起了笑容,细心的整理了一下自己因用饭而导致衣服皱起的褶子,而后正襟危坐道:“家父托我将季彦送到治所,而后还需去青州一趟,办些私事,不知冕弟可有时间啊?”

    “不知瑫哥哥去哪里任职?”

    “南宫令!”李瓒看了眼郭瑫,伸手示意郭瑫继续用餐,抢白道。

    “南宫令?这又是何处?小子未曾闻也!”

    “上古时,尧的儿子丹朱栖身并葬于今南宫一带,西周时期,县域属邢国故土,春秋末期辗转齐晋,三家分晋后,归赵国所辖,秦王政二十六年,始皇统一中国,设巨鹿郡,治平乡,本域属之,汉初置南宫县,属冀州信都郡,后隶信都国。”

    正在用餐的郭瑫突然停下手中拨动的著,大声介绍起来,看似好像深下了一番功夫。

    “南宫听起来像是一个姓氏啊,怎会成一个县?这县有多大?现在在何郡治下?”

    “此境域曾为周代八士之一的南宫适居食之地,故高祖年间南宫县,此地地势平坦,在籍约有万户,是为大县,至今归安平国所辖。”

    窦冕一听,更加懵了,追问道:“安平国又在何处?为何你去这地方我听都没听过?”

    郭瑫扭头李瓒,两人对视一眼后,齐声哈哈大笑起来,李瓒开口回道:“安平国,原属涿郡,延光元年,以河间孝王子德嗣靖王后,以乐成国废绝,故改国曰安平,是为安平孝王,治所在信都。”

    “信都国与安平国什么关系?”

    郭瑫哪里会记如此许多,本来临时抱佛脚抱来的那点东西已经用完了,这会听见窦冕如此问,顿时就有点慌了手脚,扭头看向李瓒,眼神中满是求助的神色。

    李瓒到底也是有义气的人,清了清嗓音,徐徐用自己字润腔圆的官腔向窦冕解释起来,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

    “建昭二年,元帝封子兴为信都王,改广川郡置信都国,阳朔二年,信都国废为郡,建平二年复置为信都国,治信都县,后永平十五年,改置为乐成国,安帝延光元年,改乐成国为安平国,辖信都c阜城c南宫c扶柳c下博c武邑c观津c堂阳c武遂c饶阳c安平c南深泽一十二县。”

    窦冕听后,眉毛禁不住一扬,眉开眼笑的问道:“喔!也就是说如今安平一脉也算是河间一脉咯!”

    “不知你说是哪个河间一脉?”李瓒嘴角轻轻往上扬了扬,眼角都被他自己快挤出了皱纹。

    “有很多吗?”

    “当然!”

    “还请瓒哥哥替我解惑一二。”

    李瓒如数家珍掰着手指,一一数到:“高帝十二年,分河间郡西北部数县属涿郡,文帝二年,封赵王遂之弟刘辟疆为河间王,分赵国之河间郡置河间国,文帝十五年,河间王刘辟疆薨,无嗣,河间国除为郡,同时,分河间郡南部置广川郡c分其东部置勃海郡。此时河间郡领地不足初置时的三分之一。景帝二年,封皇子刘德为河间王,复置河间国,元帝建昭元年,河间国除为郡,成帝建始元年,复置河间国,河间国治乐成县,至王莽时国绝。”

    “那今朝呢?不知又有哪几支?”

    “建武七年,封西汉河间王刘邵为河间王,建武十三年,省河间国,并其地入信都郡,和帝永元二年,封刘开为河间王,分乐成国c勃海郡c涿郡复置河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