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认祖被拒(二)(第3/6页)  山寺杏花之寻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实在是难以入耳,牛都踩不烂,不提也罢。

    看见暴怒的陈继发,陈千帆颇有些无奈,想了想,赶忙将那坛好酒拿了出来,对着陈继发恭维了几句:“爹,要说这事也怪不了你,怪只怪那帮人太势利。这段时间你也辛苦了,儿子给你买了一坛好酒。要说这酒还真不好买,儿子也是一大早就去排队才买到的。”

    说完,便把酒坛子往陈继发眼前一推,又趁机把糕点拿了出来递给他娘叶氏。

    见状,叶氏如何不懂,抚摸了儿子一番,夸了他几句,便让他下去了:“你先进屋温书去,不用担心,万事有娘在呢,去吧,乖啊。”

    对着陈千帆这个最小最有出息的儿子,叶氏自然是非常慈爱的。

    得了陈继发和叶氏的同意,陈千帆伸了伸舌头,赶紧退了出去。

    见儿子离开,陈继发又骂了一些难以入耳的脏话,听得叶氏直皱眉头。不过想了想,她便没阻止,因为她自然知道丈夫为何而怒。

    叶氏拿起儿子买的糕点,挨着陈继发坐了下来,一边吃糕点一边喝陈继发泡的茶水,茶醇糕点味美,倒也惬意。

    骂完脏话,收起信,陈继发心中的闷气才略微消了一点。只是,转眼又想起为了送信花出去的银子,虽然是集资,但也是不少。

    那股好不容易消散的怒气又攻了上来,拿着烟斗在桌子角边敲得震天响。

    叶氏觉得他这气应该出的差不多了,便放下糕点出言道:“好了,别敲了!敲得人心里烦。事到如今,你就是把桌子敲烂了也是无济于事的。我当时是如何劝你来着,你倒好,偏不听”

    要说叶氏娘家倒是颇有些家底,又因是商家,三教九流都接触过,多少有些见识的。

    因此,这个建议当初一提出来,叶氏便有些不同意。又征询了在城里念书的儿子的意见,母子俩意见相同,便真诚地劝过陈继发不要做这事,或者说不要带头,让其他人去做好了。

    无奈陈继发和那帮族老沉浸在这事成功后的好处中,自然就听不进叶氏的劝告,只觉得她“头发长见识短”。

    而事实证明,头发长有时候其实是见识更“长”。

    见陈继发面色不善地盯着她,叶氏心里有些发虚,知道自己刚刚的话颇有些“哪壶不开提哪壶”的意味,立即转了话题。

    “我的意思是,现在啊,与其生气气着自己,倒不如好好想想,该怎样向村民们交代才是正经。毕竟,大家都是希望满满的。”

    叶氏不说则已,这一说让陈继发更加愤懑:那银子可是他在村子里挨家挨户收了上来的,各家各户都均摊了的,连几户外姓人家也不例外。

    收银子的时候整体来说还是很顺利的,大多数村民还是支持的,特别是陈姓村民。

    大家一致认为认祖归宗总归是一件大事,不过是花上几十文罢了。有那外姓的不愿意出银子的,陈继发也是威逼利诱,列举了认祖归宗的种种好处,更是拍着胸脯打包票一定能成功。

    一番努力,这才集齐了那三倍路资外加他来回的路费。

    当然,他自己也昧了一些。不过,这些银子已经进了他的肚子和嘴,或化作烟或化作大粪了,是无论如何都追不回了的。

    这下好了,该如何向村民解释又不会引起公愤呢?村民的愤怒他倒是不怕,说实话,当村长这些年,他倒是历练出来了。处理大小村务也是越来越得心应手。

    他怕的是村民们要他退钱。

    除了少数的几户富户,村里的人大都还挣扎在温饱线上,谁的银子也是天下掉下来的,都是血汗钱。要是听说事情没办成,估计是要他退银子的。

    且还有查五婶这样的泼妇在那里等着他呢。要是被她知道了真相,以她那唯恐天下不乱的性子,还不跟他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