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453章 回代州(第2/4页)  丰碑杨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照最初的计划,属下准备挖一个地道过去的。地道挖了一半,您就和赵普达成了协议。所以属下只需要派人再填地道即可。”

    杨七侧躺着,慵懒的说道:“那就好,以后做事首尾一定要收拾干净。皇城司的人,都是属狗的,鼻子可灵了,别让他们抓到把柄。”

    彭湃点头道:“属下明白。”

    交代了彭湃等人谨慎行事以后,杨七就躺在滑杆里,身盖着一张熊皮,闭眼假寐。

    为了怕太阳晒着,杨七还命人在滑杆,搭建了一个遮阳用的篷子。

    行行复行行。

    有杨七这个重伤员拖累。

    一行人从汴京城到代州,足足用了十五天的时间。

    等他们到代州的时候。

    春风已经拂过了大地,万物开始复苏。

    青嫩的草叶子c树芽子,一个个争先恐后的往外冒。

    在广阔无垠的大地,百姓们正在挥汗如雨的耕种。

    一进入代州。

    耕种的气息就更浓的。

    凡是碰到的百姓,身隐隐都能感受到一种朝气。

    干起活来特别卖力气。

    杨七眺望着田地里劳作的百姓们,由衷的感叹了一句,“寇准果然是一介治国良臣。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就焕发出了代州百姓身的朝气。”

    进入代州以后,杨七并没有急着赶路,而是放缓了脚步,一路明察暗访的观看着代州各地的变化。

    等杨七到了代州城外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二月底了。

    临近代州城,那种热火朝天的感觉就越发的明显了。

    有不少年轻的汉子,行色匆匆的往代州城赶。

    杨七拍了拍滑杆,彭湃就识趣的凑到了他身边。

    “找人去问问,这么多年轻的汉子去代州城做什么?”

    彭湃得令,立马派人去探查消息。

    一会儿过后,彭湃回到杨七身边,回禀道:“少爷,这些人都是去投军的。大同军开始征兵了,他们大同军如今换了主将,饷银给的足,而且从不拖欠,所以都去参军了。”

    杨七仔细观察了一下路的行人,皱眉道:“我看他们中间,有不少人明显不满足征兵的资格,还有些人年龄太小了。这些人也去参军?”

    彭湃愣了愣,笑道:“他们也是去碰一碰运气的,如果不成,他们就进城去务工了。夫人在城里,重新把酒作坊开起来了,而且规模比以前还大,所以需要的人手多。他们这些人,都是家里地少,所以交给了家里的老人和妻儿搭理了。自己到城里来赚一份钱,贴补家用。”

    杨七闻言,失笑道:“我这位夫人,倒是把生意做精了,汴京城的酒作坊被拆了以后。她就把人全都派去了南国,继续经营。如今到了代州,又继续开启酒作坊,她这是想扩大辽国的市场,从辽人手里大把的赚钱。”

    “最近两年才出现的烈酒,是你家产出的?”法海老道从一旁策马前,疑问道。

    杨七似笑非笑的问道:“你们道门,也想插手?”

    法海老道面色一红,干巴巴笑道:“老夫只是随便问问。”

    杨七笑了笑,沉默不语。

    法海老道的话,有点儿欲盖弥彰。

    烈酒是杨家出产的这事儿,在大宋,那是人尽皆知的事儿。

    道门作为一个千年传承的门派,信徒遍布天下,岂会不知道这种消息。

    杨七刚说出了烈酒,法海老道就迫不及待的出来说话,这里面要是没猫腻,那就奇怪了。

    只是杨七现在还不确定,到底是法海老道想掺和一下,还是道门想掺和。

    在法海老道不说出实情的情况下,杨七是不愿意跟他们合作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