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364章 翁婿话南国(第2/3页)  丰碑杨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原因。

    有些人觉得这有些夸张了。

    其事实恐怕比这还夸张。

    若不是因为如此,后来的西夏c青唐等等国家,又是怎么出现的?

    也只有周边的小国,壮大成为大宋的敌人后。

    朝堂上的百官们,才会去真正的重视人家国家的情报。

    若是在此之前,人家表现的够恭顺,够臣服。

    这些百官们,连多了解人家一点的心思都没有。

    杨延嗣就是因为看透了这一点,才敢肆意妄为。

    因为,只要他的身份不曝光,没人会刻意的去查他。

    而且,他在南国的时候,也有意无意的隐藏着自己的身份。

    除了一些信得过的人以外,杨延嗣很少接触那些和大宋有交际的人。

    比如从大宋过去的人,很少有人会见到杨延嗣。

    即便是见到了,也很少有人知道杨延嗣的身份。

    对于大宋朝堂上的这种弊端,杨延嗣也曾经跟曹彬讲过。

    曹彬也曾私底下验证过。

    得到的答案,和杨延嗣所述的并无二致。

    不过,曹彬纵然是明知此事,也会假装不知。

    因为他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南国。

    “小子,你说南国缺人?”

    杨延嗣诚恳的点头,“非常缺。目前,南国的总人口,也只有两百多万人而已。对一个占据着近四府之地的国家来说,这些人口太少了。”

    “宋琪提到的西北旱灾所颤声的一百三十万流民,你觉得能不能谋划一下?”曹彬提议。

    杨延嗣果断摇头,“咱们目前的首要任务,就是瞧瞧的发展。而不是大张旗鼓的引人注目。西北的一百三十万流民,我看着也眼馋,也想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可是,即便如此,也只能看看。

    大规模的流民迁移,很容易吸引朝廷的注意。

    一旦让朝廷的视线注视到南国身上,我们想要再隐藏自己,就很难了。”

    曹彬沉吟道:“你说的也对,是老夫贪心了。”

    杨延嗣笑道:“南国人口的问题,岳父你不必操心。小婿已经想了不少办法,在迅速的壮大南国的人口。当务之急,咱们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把家里的产业,和家眷们,慢慢的转移到南国去。

    一旦家眷和产业们转移到了南国。

    即使有一日,东窗事发。咱们的身份暴露了出来。

    赵光义想要为难,也只能为难你我,涉及不到家眷。

    而且,真要到了那个时候,以你我的手段,加上我们安排在暗中的人手。想要离开,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赵光义拿我们根本无可奈何。

    只要没有了家眷的困扰,我们基本上就算是立于不败之地了。”

    曹彬苦笑道:“你今日大义凌然的捐出了家产,算是为你们杨家的产业脱身,找了一个好借口。可是老夫家大业大,本族的人又多。想要轻易剥离,很难很难。”

    杨延嗣笑眯眯道:“慢慢来,咱们还有不少时间。实在不行,就壮士断腕。和一国相比,那些家业算不得什么。”

    曹彬点了点头,感叹道:“如今汴京城内暗流涌动,随时都会浪涛四起。老夫也刚好能借着这股东风,暗中蛰伏。

    即便是有些动作,也不会过分的引起别人的注意。”

    杨延嗣赞同道:“低调,低调。低调到让人暂时忘了我们。”

    翁婿二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离开曹府之前,杨延嗣又把有关于南国的兵力,以及兵力部署等问题,和曹彬商讨了一下。

    杨延嗣经历的战阵不多,对战争和士兵的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