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八章 子钱(第1/2页)  园木青青相予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园木青青相予欢最新章节!

    正月初一,头件大事,祭拜先人。

    苏大爷病倒,无人住持。苏三爷也称身子不爽快,房门紧闭。

    苏老太爷那腿脚,更是不必说了。

    于是乎,站在苏家院坝只有一众晚辈等候。

    大二房苏二爷携一家子姗姗来迟,见院中站着些小辈,他没说什么,主动住持这场祭拜。

    雨仍下着,且比昨日还大。

    所有人都穿了蓑衣,带上斗笠。

    这让苏丹心里好受许多,看不见另外几个姊妹的衣饰,便比较不出她的寒酸。

    只是这样,她仍偷偷瞄苏叶姐妹,见苏叶耳垂上的耳钉,她皱起眉,忙看向苏木,果见她耳上也有。

    她妒忌的发疯,一双丹凤眼迸射出寒光。

    山路泥泞,不好走。

    苏世泰姐弟一路踉跄,十分狼狈,落到后头。前面一行人,倒是稳妥,不急不缓。

    一座山头走下来,较往年慢了半个时辰。

    丁氏为照顾苏大爷,没有跟随上山,她煮了一大锅面片,等人回来。

    老苏家除了大房外嫁的幺女,今年算是齐聚一堂。虽气氛不够热闹,有几个小辈说着话,是有所缓和。

    苏老太爷看着儿孙满堂,心里也舒坦不少。

    一家子围在堂屋的八仙桌,或站着、或坐着,天气寒冷,走一路,吃口热汤,还算满足。

    吃罢,众人先后去了苏大爷屋子探望,也就各自散去。

    下晌,苏大爷已经下床了,下床第一件事,竟是带着儿子去往侯家、田家,和几家近亲借钱。

    大年初一借钱,不甚妥当,但苏大爷还是做了。

    他心里的念想还未熄灭,只要筹到钱,只要三弟的官继续做下去。好日子就在不远处等着,只需再努把力。

    跑了一下午,他揣着二十两回家。

    苏三爷一家子站在屋檐侯着,见苏大爷背着手,埋着头,脸色并不好。而后的苏世福更是垂头丧气,精神头不大好。

    “大哥,咋样了?”苏三爷上前一步,堆着笑问道。

    苏大爷抬眼,从怀里掏出个布包,扔过去,大步走进堂屋。

    苏三爷忙接住,喜上眉梢。打开一看,垮了脸。二十两,这离三百两还差得远哩!

    “大哥...这...”他追进去,沈氏娘几个亦步亦趋跟上。

    苏大爷没有理会他,看向端坐高堂的苏老太爷,“爹,咱村里就没几个富人。能借的...都借了,里头十两是老二拿的。我手里还有十几两,凑凑也就三十两,再不能拿出更多了。”

    苏三爷着急了,“哪儿能呢!侯家、田家可都家境殷实,一家拿出一百两,可不就...”

    “去了!”苏大爷叹口气,“两家都说没钱,一个孙子在郡城读书,一个要造房,几两银子是有,八十、一百,拿不出。”

    上回大儿子落难,两家那是散尽家财的帮忙。如今说什么都不肯借钱,该是怕这钱打水漂,其实他也怕,可心头的念想战胜了这份惧怕。

    “这...”苏三爷摸了摸鼻子,田家不借就算了,侯家怎么还这般生疏,都是自家亲。

    苏老太爷缩着脖子,手塞到袖子里,显然不适应这样的气温,“那便只有借子钱了!”

    子钱,相当于高利贷,规定年限收取一定利息。若超年限,则翻千倍之多,可以称为巨利贷了。当然,借钱时,需要抵押同等价钱的产物,房子或田地,再不济还有人。

    因此,不到万不得已,少有人借子钱。

    苏大爷愣住了,三百两...一年内,他上哪儿去赚三百两。若还不上,那不止他,他的子孙都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