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章 宫宴(第1/2页)  园木青青相予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园木青青相予欢最新章节!

    “小姐,”绿翘进来内院儿,见苏木同兰姐儿正在会账本,她便站在边儿上,等人回话。

    京都只苏记一家铺子,平日帐目都是清晰的。到年底会账也不麻烦,只是近日多了采买,又算计着给铺里工人们发奖赏,银钱便出得多了,兰姐儿到底年纪小,办事谨慎,便于苏木交代一番。

    她已将苏木教的账目学得烂熟,管一间大铺子的账不成问题,多了她的帮忙,尹掌柜也能腾出手来忙活其他事儿。

    苏木将一笔巨额支出问清楚后,抬头瞧了绿翘一眼,往常会账,她从来懂眼色不打扰,今儿却巴巴等着,定有要紧事儿,“咋啦?”

    见人腾下空来,绿翘上前,“唐府来人了,送好些东西。”

    “唐府?是唐夫人,还是唐小姐?”苏木放下账本,仔细问道。

    “是唐小姐贴身婢子送来的,”绿翘老实回道,“可送的礼里头,又有上回的金盏菊,来人说的不清不楚,奴婢也不晓得是什么由头。人放下东西就走了,是留也留不住。”

    苏木当即了然,上回垣村说开,唐相芝虽无致歉的话,却有示好之意,这礼便是。至于唐夫人的金盏菊,怕是因着华严寺的缘故,总的来说是好事儿。

    眼瞅年关将至,人既送礼来,那自个儿借着新年祝福的由头,也回一份儿。

    今年比起去年,多了一家子陪同,到底不是那般冷冷清清。是要认认真真准备起来,裁新衣,备年货。

    苏宅上下忙碌起来,各屋子都挂上了红灯笼,贴上窗花儿。

    京都是北方,过年有做饽饽这一习俗。苏家人处南北交接,并不会这样活计。可吴氏身边的嚒嚒是土生土长的北方人,年年做饽饽是从不落下。

    今年主人家不兴这个,她也不自作主张瞎捣饬,不过私下同几个丫头做来应景,却被院子玩耍的小六月瞧见了。

    那饽饽不似平常的粗面馍馍,是用大黄米、小黄米磨成细面儿,再加豆面儿蒸制而成。颜色金黄,别具风味。加之嚒嚒手巧,做了各式各样的形状,引的小六月到吴氏跟前嚷嚷,也要吃那样的饽饽。

    吴氏无法,只得叫来人,讨了几个。她自个儿瞧着也觉稀奇,便尝了尝,味道竟好吃。一家子都不喜面食,是以饼啊馍啊,少有兴趣。这饽饽吃着却松软可口,香甜非常。

    她便来了兴致,今年不做饺子,就入乡随俗做这饽饽,当即使人于年货采买中加了黄米这项。

    铺子生意照旧红火,年末定糕点的人不少,大家伙儿忙得脚不沾地。去年家远未回家团聚的,苏木早早放了假。忙不过来,便招了许多短工做粗使伙计。

    提早收工的便有尹四维,他已许多年未回郡城了,嘴上虽未说。苏木却晓得他思念故土,便主动放了一月假,早早放他回去,也捎带了一车的年货让人一道儿带回郡城老家。

    自分家后,老两口就显孤寂,捎些年货,是个心意。让二老知道,虽不在身侧,却十分惦记。再有虎子独在家中,着实可怜,这是他头回离父母一人过年。本欲接京都来,可书院统共一月假,都放路上了,只得委屈了小子。

    再就是垣村,顺利签下十年契,村里人得了大笔银钱。盖屋的盖屋,修院儿的修院儿,人人着上新衣,家里囤足了米粮,终于过上喜庆年了。

    近年关这几日,地里活计都停了,所有人满心欢喜的准备过大年。

    很快,到了大年三十。

    大早,一家子聚在堂屋。

    嚒嚒并几个丫头准备了面板、小凳儿,又端来盆钵。娘几个和丫头们坐在一处,准备包饽饽。

    堂屋正对小院儿,阳光便直直照进来,照得人暖洋洋的。

    娘几个边忙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