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四章 子路之危(第1/2页)  春秋战国风云录之拜见孔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子路在蒲地的执政愈发顺利,难免心生骄狂,尤其卫国本与鲁共为兄弟之国,同样在诸国之中有着较高的声誉,甚至后世商鞅也曾自夸,将秦国经营的如鲁、卫一般。可是,如今的卫国在国家治理方面的水平也在下降,人浮于事,权臣争斗,像其他国家一样。

    所以,蒲地的治理情况甚至得到了卫君的称赞。

    这一天,子路处理完政务后跟其他师兄弟一起来讨论学问,期间他高谈阔论,没有多久就离开了。

    子贡叹了口气,说道:“子路还没有学会谦虚。”

    他想起来以前在鲁国时候发生的一件事来。当时,师兄弟们刚来到老师的身边不久,侍奉老师时的态度却很不同。

    比如说,闵子骞在旁侍奉时,一副正直而恭敬的样子;子路侍奉时,则一副刚强的样子;冉有、子贡侍奉时,一副温和快乐的样子。

    老师后来笑着说:“象子路这样,恐怕以后会不得好死。”

    这段时间由于浦地的治理比较顺利,所以子路总是显得意气风发,同师兄弟们交谈时也有些志得意满的样子。

    第二天,众人听说子路在浦地带着老百姓们一起修建沟渠,因为卫国过去常常发大水,令当地的执政长官颇为头痛。现在子路先说了自己的想法,当地百姓正发愁若是再有水患,收成该怎么办,所以一听到子路的提议,大家忙不迭的同意了。

    在修建沟渠的过程里,子路累的大汗淋漓,他停下来,看着那些跟自己一样劳累的百姓,心下颇为不忍,便下令让属下提供老百姓饭食和饮水。

    当弟子们说完这件事,兴高采烈的称赞子路时,孔子骤然叫来子贡,对他说道:“你现在快去阻止子路发放免费的饮水和食物。”

    众人不解,子贡却没有推辞,迅速离去,孔子告诉大家,待会儿就能明白这么做的意图了。

    果然,听到子贡的传话后,子路忿然作色,放下了手上的工具跟随子贡一同前往老师的住处。

    见到老师,子路不悦道:“我见暴雨快要来了,怕像往年一样有大水灾,这才带着浦地的百姓们一起修建沟渠用来防备。劳累了这么久,大家都又饥又渴,我拿出自己的俸禄买来食物和汤水,您为什么要让端木赐来阻止我呢?您让端木赐来阻止我,这是想要阻止学生我施行仁。夫子教我以仁德之心,却在行动上禁止我行仁德,仲由我不能接受!”

    看着气冲冲的子路说完一番道理,先前便疑惑的学生也纷纷点头,认为老师在这一点上做的很不对。

    孔子摇摇头,说道:“仲由,既然你察觉到老百姓饥渴交加,为什么不把它告诉国君呢?这样就可以让国君发放卫国粮仓的粮食来救济百姓,而不是牺牲你自己的俸禄去供养百姓。”

    “另一方面,你私下里用自己的俸禄去救济百姓,这虽然彰显了你的爱民之心,同时却也为你自己带来了很大的危机。一定会有人去告诉卫君,说你只顾着彰显自己的恩惠,却忘了彰显国君的恩惠,为了自己德行的美好而忽略了国君才最重要。所以,你现在应当赶快停下这件事,将其报告给卫君,否则他一定会治你的罪!”

    众人这才惊醒过来,尤其是子路,这段时日治理浦地得到了卫君的赞赏,他有些飘飘然了,完全忘记卫国的权臣们对自己等人的提防。

    明白这个道理,子路慌忙说道:“弟子一定会改变自己的做法,让国君用国家的粮仓来救济百姓们。”

    孔子叹了口气,说道:“子路,老师恐怕很快就要离开卫国了,所以有些事情一定要交代好,我不希望自己离开卫国后看到你出事!”

    子路闻讯有些吃惊,说道:“老师,我知道您不愿只领丰厚的俸禄而不做事,这也是您在鲁国放弃荣华富贵的原因之一。但现在卫国有所不同,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