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八章 王者(第1/2页)  春秋战国风云录之拜见孔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四人汇合后,柳青将事情做了详细说明,原来这干杀手都是李无双的保镖,此刻听说柳青等人回来,便想下手解决掉这些人。

    另一方面,此时的孔子正赶往卫国国都,先前遭遇到的盗贼,此刻已经不知所踪,不过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现在恰是入夜时分。众人携带的干粮消耗殆尽,此时只能饿着肚子入眠,恰巧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声传进众人的耳中。子路怒喝一声:“何方歹人?”

    走在最前方打着火把的人忙应道:“我们是白天的——人,现在来给夫子送些吃喝。”

    待近了些,子路他们发现对方果然是白天遇到的人,看到对方带来的食物和水后,众人慌忙道谢。

    “难道您不怕我们在里面使坏?”

    闻听对方的话,子路说道:“你们只是被国君的无道迫害所致,夫子既然放过了你们,说明他相信你们并非恶人,我又何必杞人忧天庸人自扰?”

    带头的盗贼头子双眼泪花闪闪,随后告辞而去。他很清楚,子路已经信任了他们,却推脱说是因为老师的缘故才相信他们,另一方面也可看出来子路和孔子师徒间的信任关系。

    在吃饭的空档里,子路骤然开口问道:“夫子,我想知道王者之政是什么样子的。”

    孔子刚喝了些水,听到子路的疑惑便晓得子路对方才那些人的遭遇产生了同情。望着夜色的星空与明月,孔子叹道:“王者所为,就像是春天和秋天交替那样符合事物的本性,有生有死,不以死害生,也不以生去妨碍死。文王有王季做他的父亲,太任做他的母亲,太姒做他的夫人,武王、周公做他的儿子,太颠、闳夭做他的大臣,因此他成为王的基础是美好的。到了武王时,他先修正自身以求得国家的安宁与百姓的富足,在自己的国家安宁百姓富足后,他才把对于国家和百姓的爱扩充到整个天下,讨伐无道,用刑罚来惩罚罪孽深重的恶人,所以一行动就得到了其他国家的百姓的拥护,讨伐纣王的战争赢得了胜利。春夏秋冬按照先后的顺序不断运动,事物的生长变化才能正常进行;王者按照一定的道理去做事情,百姓就能因此得到有效的治理。周公以身作则,百姓才能信服,并跟随周公来改变自身的不足,天下百姓最后就归顺于他。就‘诚’而言,周公做到了极致。”

    孔子刚回答完这个问题,曾参便问道:“夫子离开鲁国去到卫国,宁可放弃自己的官职,原因在于季氏和定公连国之大事都忘记了。连国之大事都能忘记的人,又怎么会记得鲁国那些百姓呢?现在的鲁国,君王和相简直就像是在迫害自己的民人一样,百姓不堪其扰,大夫不堪其忧,已经远远背离了周公之道了啊!既然如此,若卫国的国君也同我国一样,那夫子怎么办?”

    孔子答曰:“卫君虽好色,却犹有敬贤之名。大夫之谏言,其多从之。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卫君不曾忘此礼。”

    沉思片刻,曾子又问:“请问夫子,若是到了别的国家,一个人该如何自处?”

    孔子知道自己的弟子已有定夺,便兴致盎然地反问道:“可以给我讲讲你自己的看法。”

    曾参便道:“在我看来,一个人到了另一个国家,如果该国国君的言谈能够为众多大臣所信服,那么就可以留下来;如果这个国家的君王被大臣们认为是践行了忠信之道,那么这个人就可以在这个国家做官了;如果这个国家的君王能够把国家的收入还富于民,那么就可以来到这个国家求得好的生活了。”

    孔子听完后很开心,称赞道:“看来你已经很好的掌握了立身的道理了。”

    回到当代,蓝调和绿满由于是未来世界的人,所以在这个时代并没有居所。柳青家中此刻正遭到李无双的手下监视,故也不能居住,唯独时北辰家中尚安稳一些。此刻众人正在其家中,蓝调和绿满在吃饭时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