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 隳三都之破郈(第1/2页)  春秋战国风云录之拜见孔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云雷离开后,第二天四人仍心有余悸,却也料定对方不会再行偷袭之实。经过数年的光景,孔子已然五十有余。其父亲叔梁纥曾为鲁国三大虎将之一,五十多岁那年,在联军士兵将要被偪阳国城门锁在城里时,叔梁纥硬是凭着一己之力举起了千斤石门,帮助联军争取到宝贵的撤退时间,以致于孟献子引用《诗经》称赞他简直是猛虎一般的力气。

    时北辰虽然见识过孔子的力气,但他忧心孔子这几年来兢兢业业尽心尽力于国家大事,身体的状况日渐衰落。而隳三都,显然不是容易的事情,鲁国又哪里能好过晋国呢?公室犹如摆设,大夫专政;阳虎之后,大夫也成了摆设,家臣们则权倾一时。

    此刻,阳虎已经被逐出鲁国,又遭到齐国打压而逃到赵国,可以说已经无人担忧阳虎的反扑了。反倒是阳虎之后,侯犯、公敛处父这些家臣武将们争相夺取了阳虎曾经的权势,并各立山头。不过,当下叔孙氏可说是三桓里面最焦急的一位公卿了,因为侯犯已经占据郈地发动了叛乱。

    季氏的权力最大,家臣也最多,阳虎是他的心病,也是他的心魔,所以阳虎一走,他暂时就觉得高枕无忧了。这会儿孔子突然提起隳三都,他才警醒过来,想起子路曾提醒过自己,说公山不狃乃另一个阳虎,为鲁之大敌。不过季氏只是不信子路,他用子路,却防着子路成为第二个阳虎。这倒不是说季氏认为子路心怀不轨,而是他担心和孔子起了冲突,凭借子路的勇武,自己根本不是对手。

    所以,子路虽然看似被委以重任,却不能接触军队。另外,他也不信公山不狃会背叛自己,也不相信公山不狃实力如阳虎一般。

    至于孟孙氏,公敛处父曾帮助鲁国赶走阳虎,并对自己忠心耿耿,虽然因为季氏不敢追杀落难的阳虎而想要杀掉季氏,却毕竟救了三桓一次,可谓大恩。所以,对孟氏而言,自己的家臣并不足为惧。

    所以,孔子在昨晚将提议说出后,定公、季氏、孟氏、叔孙氏里面叔孙氏最先跳出来支持,到了今天早上,叔孙氏更是显得迫不及待,准备立即出兵攻打自己的家臣侯犯。不过,这里面也有一些渊源。

    以前叔孙成子想要让武叔做自己的接班人,但公若坚决进行了劝谏,反对这样的做法。最终,成子还是没有理会公若的反对而立了武叔。之后,公南找人用箭准备偷偷射杀公若,可惜奸计没有得逞。公南做了马正,就让公若去做郈地的宰臣。

    另一方面,武叔在大局已定之后,就派郈地的马正侯犯去谋杀公若,结果侯犯和公南一样失败了。此时,侯犯的管马人突然献计说:“我拿着剑经过公若身边,那么他一定会询问这把剑是谁的。我就告诉他是您的,接下来公若一定会想要细看这把剑。我假装不懂礼节,把剑尖递给他,这样就可以杀死他了!”

    侯犯觉得此计甚妙,就派管马人照计划行事。这天,管马人果然拿着宝剑从公若身边经过,公若看到精美的剑身,不由好奇,就询问管马人:“你这把剑从何处得来?”

    管马人笑着说道:“我怎么可能有如此的宝剑?这是侯犯大人的。您想看看吗?”

    公若见对方解下剑来,又听说是想要刺杀自己的侯犯所使,便想据为己有而调笑道:“你是要把我当吴王吗?”

    可惜,公若没能像吴王那样拥有众多的宝剑,在剑尖面对着公若时,管马人下手杀死了公若。但接下来完全让叔孙武叔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亲信侯犯竟然带领郈地人叛变了。惊怒交加的武叔便带领军队包围郈地,可惜城墙不但被改造的非常高大而且还被改造的极为坚固,叔孙武叔打了很久都没有攻下郈地。

    此时孔子既然提议隳三都,破坏过高的城墙,叔孙氏自然极为迫切。于是,在秋高气爽的时候,叔孙武叔和公南两个人连同齐队再次包围郈地,但对方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