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五章 阳虎逃晋(第1/2页)  春秋战国风云录之拜见孔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就在阳虎被齐国抓住的时期里,孔子也正对郑国子产的继任者驷歂表达着自己的不满。驷歂执政以后,直接杀掉了作《竹刑》的邓析,而邓析本为贤大夫。

    时北辰、柳青、蓝调、绿满此刻正坐于下侧,屋内众人三两成群正在讨论学问。时北辰悄悄对柳青等人说道:“我们的课本里记载杀掉邓析的为子产,看来如孔子诛少正卯一样,属后人无稽之谈。否则,时人怎么可能连谁杀了邓析都不清楚呢?”

    柳青笑着说道:“昔日我读《左传》,便发觉后世史书记载有误。”

    绿满也接着说道:“未来社会,我们已经断定老师诛杀少正卯和子产诛杀邓析乃伪造之语。”

    蓝调则调笑道:“少正卯和邓析真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时北辰摇摇头,教训道:“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本身可不是贬义!”

    蓝调嘟着嘴小声说道:“我自然晓得!是几百年前胡适说的话!”

    众人看着蓝调气鼓鼓的小脸,不由乐开了花,眼见老师身旁无人,时北辰便连同三人去到孔子身边开口问道:“老师,那邓析虽然是个大夫,却已然被驷歂杀害,您又何必太过伤心?”

    孔子叹了口气,对时北辰说道:“我来告诉你们原因,驷歂在这件事上可以说是对国家的不忠!”

    蓝调吐了吐舌头,问道:“这么严重吗?”

    孔子点点头,继续说道:“如果一个人对国家和百姓有利,那么即使他有做的不对的一面也是可以容许的。《诗经静女》一篇之所以被人们称颂,乃是由于彤管,《竿旄》的‘何以告之’,乃取其忠诚。现在,《竹刑》对国家和百姓都有利,驷歂也完全采用了《竹刑》,可说邓析并没有过错,那么,驷歂有什么理由杀掉他呢?《诗》中说道:‘甘棠树高大而枝叶茂密,不要剪除,不要砍伐,召伯曾在这里听讼执法。’现在驷歂采用了邓析的主张,却杀掉了邓析,这是对国家和百姓的不忠,是贪图功劳啊!”

    时北辰执礼问道:“弟子不材,敢问郑国将来如何?”

    孔子又叹了口气,说道:“驷歂这样的行为根本没有办法去勉励贤能的人,如果郑国没有贤人辅佐,又如何能继续存活下去?”

    几人拜别老师后,时北辰才叹了口气说道:“我看《吕氏春秋》等书说邓析乃奸人,又说为子产所杀,若非回到古代,又如何能辨别这些记载的虚假呢?”

    柳青笑道:“若是细心于学问,即便不回到春秋末,也可知后世关于邓析之说伪而不可信。那传世本《邓析子》,也是伪书中的大伪!”

    绿满道:“距离你们时代不远的冯友兰先生便有这样的看法。”

    于是,众人又作他论。

    且说那齐景公制住了阳虎,左思右想,觉得应该把阳虎囚禁在齐国东部,此处靠海,阳虎无路可逃。阳虎也想到了这一点,便故意装作想要去齐国东部边境的样子,齐景公一看,心中觉得有诈,忙将阳虎囚禁在了西部的边境上。

    阳虎来到齐国的西边以后,就赶紧借来了周边人的车子,接着用刀在车轴上面刻下深深的印痕,并绑上了麻绳。随后,他将这些车子还给周边的人,又在自己的车子上放了不少衣物进行遮掩,自己则躺在里面想要逃离齐国。他借车的目的,是要破坏掉那些车子,以免齐人追上自己。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阳虎最终还是被齐人追上并抓了回来,由于怕他再度逃跑,齐人就把他囚禁在了国都。令齐国人没想到的是,阳虎竟然故技重施,并且成功逃到了宋国,再经由宋国逃到了晋国,最终投靠于最有权势的赵氏。

    从赵氏对待卫灵公的态度来看,他并不是一个好相与的人。这阳虎在鲁国几次三番想要毁掉鲁国和晋国的结盟,并差点杀掉身为盟友的鲁国三桓,但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