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2章 序幕拉开(第2/3页)  德意志涅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秘密训练持续了将近半年,截止到1940年4月底,所有突击队员都已对他们的任务无比熟悉。

    最后的问题是选择具体突袭时间。由于德国陆军将“黄色方案”的行动时间定于凌晨3时,而滑翔机驾驶员想要把飞机准确降落在狭小的要塞上方,这个时间无疑太早了。滑翔机飞临要塞上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空时必须是天色微明。过早,天色太暗,看不清地形;过晚,天已放亮,则一定会暴露。最理想的时间应该在日出前30分钟。这个时间是无数次训练总结出来的,此时滑翔机驾驶员刚好能勉强看清地形。

    所以,陆军总攻时间必须修改。否则正面战斗一旦打响,距离国境线上不远的埃本-埃迈尔要塞守卫人员一定会提高战斗警戒,这对突击队员的奇袭极为不利。此外,实施攻击的这天,比利时上空还需要刮起西风。因为滑翔机是不带动力的载具,必须在迎风时才能获得足够的升力以达到理想的航程。倘若出现无风或者顺风的情况,运输机就必须把滑翔机多拖带一段距离进入比利时领空,届时发动机的轰鸣声就会惊醒地面的比军士兵,从而令要塞守军也进入一级战备。

    为此希特勒亲自出面干预,把“黄色方案”进攻时间定为日出前30分钟。同时,后者的攻击日期也让位于突击部队的需求,在气象部门给出比利时边境的准确预报后再展开行动。由于清楚这些秘辛,方彦才对最高统帅部这种看似举棋不定的姿态心如明镜,用不了几天,翌日进攻的命令就会传遍整个部队。

    5月9日清晨,德国气象专家终于给出了理想的预报讯息。身临重大选择关头的希特勒没有出现如常人一般的挣扎及犹豫,而是果断下令全军于5月10日出击。为了这一刻,希特勒已经等待了7个月之久,去岁的种种不利条件如今都已被他战胜克服,兵强马壮的陆军终于可以向夙敌亮出锐利的刀锋!

    尽管德军各部都对这道时间紧迫的命令感到突然和诧异,但在平时的严格训练下,从上将到列兵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职责所在,接到命令之后,所有人便立即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方彦甚至来不及去十几公里外的第7装甲师驻地向隆美尔互勉道别,便得知这支部队已然全军拔营。如果此时有人乘坐飞机在科布伦茨上空俯瞰,就会发现无边无际的“野原灰”正在大地上如海潮涌动,数以万计的车辆与马匹川流行进其间,构成了一幅豪迈浩大的壮丽画卷。

    当天夜晚,总数达93个师的德军便在南北800公里长的战线上集结完毕。这是一支比1914年“施里芬计划”实施时更为庞大的部队:希特勒在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以及波兰之后,为德国增加了约1200万可靠的日耳曼族裔,这些人口为德国陆军又贡献了10个常备师,使得其武装力量规模比第二帝国鼎盛时期还要强大。信心十足的希特勒当晚乘坐元首专列离开了柏林,准备前往西线总部亲自指挥作战:这次德军有一个大胆的战略计划,一旦成功就足可定鼎西线战事。

    初夏的夜短暂而平静,5月10日凌晨4时27分,第一抹绚丽的赤橙光芒刺破东方天际,倾洒在碧波粼粼的莱茵河两岸。第19装甲军军长古德里安昂首站在指挥车上,中将军服被晨风吹得猎猎作响,在他身后,三路装甲纵队宛若浩瀚长龙,绵延到地平线后根本望不到尽头。

    此时,光是古德里安麾下的3个装甲师,坦克和自行火炮的数目就超过了1千辆。再加上其它的车辆载具和另外几支机械化部队,整个装甲集群一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