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62.第二章(第2/3页)  畅游六零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高兴的说,她去了很多回,不过依旧喜欢去那里,那里很气派,有很多布。

    “那我们快去吧。”言罢,拉起吴花儿的小手,这个女主的小手有些粗了。

    俩个小学生牵着手,小跑着到了供销社,供销社里的售货员是个很年轻的小伙子,不过二十来岁,皮肤白皙,衣着干净整齐,一看就是城里人。

    王兰兰也没有需要买什么,不过就是好奇,她也不开口问东问西,就是四处张望。

    这是一排挺大挺长的平房,中间没有隔断,只有几根很大很粗的柱子,供销社里头有一长排的柜台,就是很多柜台是空着。

    王兰兰走过来看过去的转了近十分钟。

    看出好多东西都没有的,比如菜油、肥皂、洗衣粉、红白糖、糖果、糕点、面粉、米、挂面、肉蛋这些精贵东西都没有。

    更别提那些麦乳精、罐头、香烟之类的了。

    像工业品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皮鞋这些更不见踪影。

    棉布,倒是摞着不少,几匹几匹地。

    吴花儿常常陪着妈妈过来换东西,也算是这里的常客,因为家禽肉蛋野味都可以送到供销社,收购价钱和县城收购站是一样的,但是只收不卖。

    “回去吧。”王兰兰恹恹地道,她本想在这里出手一批蛋,可是到了这,就明白不可行,还是等着长大一般去县城的黑市处理吧,价贵是一回事,彼此之间不会追根究底是另一回事,她有随身空间,她是不怕对方举报的,只有人证没有物证,那不是污蔑吗?她可以反唇相讥,可以反咬一口。

    晚上,王兰兰立于自己的种植空间里,又欢喜又苦恼,这都是钱啊,可惜她自己人小力单,只能继续依赖着家里。

    如今空间让王兰兰安排的十分合理,右边是粗粮,左边是精粮,中间有几株棉花,边上还有几种瓜类。

    时间匆匆而过。

    很快进入1966年,已初二下学期的哥哥,回家说学校里的同学们也不好好上学了,乡下来的同学们已经回家挣工分了,城里的同学们有一批出身好的开始组织起来,今天要斗这个、明天要斗那个,他都不想去学校了,回家争工分好了。

    听后,餐桌上一片安静!上头也有任务下来,让王爸爸斗斗金大地主,可是王爸爸这个大队支书只有在上头下来视察时,才会做做样子,让村民们斗一斗,不过他不会给工分,也不许进行武斗,他的理由十分充分,不能影响生产。他心底的目的是不能助长了村民的气焰!

    每回文斗过后,还让大儿子悄悄的送去一小布袋粗粮。古话说的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也不知,将来如何?

    爷爷放下筷子,用平平的口吻说道:“如今家里日子好过了,不差那点工分,学一定要上,不能参加红小兵,认真的自学,老师有困难,来回跟家里说,我们悄悄的帮帮,明年就初中毕业,如果真坚持不下去,就可以找关系进工厂。”有好几回,亲家公想走领导关系时,向他开口帮忙找些精米,他前前后后给过几十斤,当然钱也要了,票也要了,人情也收下了,他说是托北京那边的朋友找来的,特供的精米,风险很大。说得越难,这个人情就越大。

    “大哥,你要带个好头,我们家如今福星高照,必有缘故!你只要好好念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专心致志的念书,就会忘记眼前的苦恼,不光要初中毕业,还要念完高中,还能考大学呢。是不是小哥?”王兰兰不想让哥哥做个初中生,听了就觉得特别寒碜,会拉低她的身价,有个初中生大哥,她想想就特没面子。

    王建国苦着脸,难为地说:“妹妹,大学停课了。”

    “z国这样大,需要人才。这一切就是暂时的,到了你高中毕业时,也许就恢复高考。就算没有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