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 堂中辟一人(第2/7页)  覆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雄并起之后,这家人在李乾的带领下是一度试图自立的。只不过,他们实在是空有实力而缺乏政治名望,所以无法获得天下人认可,这才在半割据的状态下投奔……或者说带资入股,强强联合了当时的东郡太守曹操。

    然而,即便是曹孟德,面对着实力强大而又向心力极高的李家,也是无可奈何。李乾死了是他儿子李整接手族兵,然后李整死了他在山阳的堂弟李典接手族兵……所以李整年纪轻轻便是青州刺史,李典不到二十岁便是中郎将、太守!

    最后,一直到曹操击破袁绍,势力无可动摇之后,李典才将自己家族整个迁移到邺城以示彻底降服。而这个时候,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乱,李典居然依旧在乘氏保留着‘户口三千,人口一万三千余’的惊人族中私有实力!

    换言之,这李氏很可能是中原第一豪强之家,甚至是整个大汉朝的第一豪强!

    然而即便如此,他们还是怼不过世族人物……当然了,这也许跟李整、李典这堂兄弟俩死的太快有很大关系,因为即便是这个家族乱世中掌权最长的李典死时才三十六岁,而公孙珣从自家老娘故事中的认识的那个李典李曼成其实更像是李乾、李整、李典这三人的历史集合体。

    不过,公孙珣倒是未曾把这户人家往李典那里想……这实在是因为他母亲故事中的李典形象极佳,而眼前李氏的豪强做派,即便是未见其人,那种狠厉嚣张的气势便已经迎面扑来,实在是让人难以产生相关联想。

    当然,联想到了怕也没用,因为此时的李典不过三四岁而已,俨然打小在张辽、乐进这两位面前就是个做弟弟的。

    一夜疾驰,等到第二日上午,公孙珣便引着八百骑兵陡然出现在了乘氏县城之外。

    县中见到有兵马出现,先是慌乱不堪,等看到汉军旗号这才稍微安稳,却依旧是紧闭城门……过了许久,才出来了一个县丞,战战兢兢的领着几个人抬着一些汤饼出来劳军。

    县中的表现当然可以理解,兵过如匪,谁也不敢放这些骑兵入城,然而天色此时偏偏又有些黯淡,明显有下雨的趋势,就怕不让入城,这些军士又会闹起来,这才放出一个背锅的县丞来。

    不过,公孙珣倒也没心思吓唬这些人,只是安安静静的接过热汤和胡饼,就坐在一个马扎上吃了起来。可是,也根本不用他吓唬,等到那位县丞和董昭说上几句话,又往公孙珣身上配着的双份印绶(亭侯的紫绶金印,中郎将的青绶银印)上一扫,再看了眼白马旗旁的那根节杖,却几乎是自己要被自己吓晕过去。

    于是稍等片刻之后,城门当即大开,县令和一众城中官吏、豪族首领也纷纷列队出迎,这一次,不仅有大量的酒水和未及宰杀的牲畜,那县令甚至咬牙邀请了公孙珣入城休息。

    然而,公孙珣依旧不以为意,只是继续坐在马扎上喝热汤吃胡饼,任由董昭在那里应付……而等到他不慌不忙的吃饱喝足了,方才起身看向了这一拨人。

    “乘氏李氏可有人来?”公孙珣根本没有拐弯抹角的意思。

    “鄙人李艮,字叔节。”一个二十五六岁,年轻士子模样的人当即越众出列,恭敬行礼。“见过君候!”

    “我知道你二兄李震不在乘氏,可李乾、李进何在?”公孙珣面无表情,凛然问道。“居然敢没来迎我吗?”

    “回禀君候。”这李艮听着话头不对,赶紧直接俯身请罪。“君候刚刚来到乘氏,便是县尊与我等也是临时得知,家兄与从弟尚不知君候到此!”

    “现在知道了吗?”公孙珣居高临下看着此人问道。

    李艮立时汗如雨下,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对方明显来者不善,而自己长兄本就是听说有兵马在城外,以谨慎起见才只让自己出来探视的。若是按照眼前这位的意思,让当家人长兄李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