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七章 安南风起(一)(第1/2页)  建文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陛下,周大人又上折子了”

    周大人周新

    朱允炆定了定神,苦笑着将奏折接过,打开,看了一会儿,然后将奏折放在桌子上“敬止,你觉得该如何处置”

    “微臣以为应该差不多了,太子殿下离京已经十天了。”

    “嗯,蜀王也一起上折子了吗”

    “这次,蜀王殿下没有上书。”王艮略微沉吟,然后道。

    “好吧,让周新、蜀王离开太子的大队,兼程赶往西安办差;另外叮嘱方孝孺、杨溥,太子年幼,心性未定,切不可让其沾染不良习惯,切记切记”

    说话间,朱允炆拿过毛笔,在周新的奏折上做了批示,然后对王艮叮嘱了一下,王艮连忙应是。

    “陛下,户部尚书黄大人请求觐见”

    “黄先生”

    朱允炆放下奏折,道“请他进来吧”

    “是”

    过了一会儿,户部尚书黄子澄快步走了进来“臣黄子澄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呵呵,黄先生,快快请起,刘振,给黄先生看座,再拿一杯冰镇的酸梅汤来”

    “是”

    “谢陛下”

    黄子澄接过酸梅汤,一饮而尽,感觉浑身舒爽,在这个盛夏时节,能喝到冰镇的酸梅汤,也算是一种享受了。

    黄子澄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然后起身道“陛下,陈天平和裴伯耆刚才到了礼部,请求觐见陛下”

    “哦”朱允炆愣了一下,继而笑道“他们消息倒很灵通啊”

    “陛下容禀,并非礼部官员有意泄露,”黄子澄连忙拱手道“自陛下派使者前往安南后,陈天平和裴伯耆每日都会到礼部打探消息,从未有一日缺席。”

    “所以使者归来的消息,他们当天就知道了,如今三天过去了,他们可能有些着急了,所以就要求觐见”

    “”朱允炆回头看了看竖立在墙角的、由工学院打造的自鸣钟,然后转向刘振,道“刘振,立刻通知下去,下午一点召开御前军事会议,军机处、文渊阁所有人员必须参加对了,还要叫上任显宗和军情局的寇天波一起参会。”

    “是,陛下”

    “黄先生,您回去通知陈天平二人,朕明天早上早朝之后会接见他们,你到时候带他们过来吧”

    “是,陛下”

    乾清宫,东暖阁。

    参谋尚书徐辉祖、监察尚书宋晟、军需尚书吴高、户部尚书卓敬、兵部尚书齐泰、礼部尚书黄子澄、都察院左都御史练子宁等人按时抵达,朝上首的皇帝叩拜后,分别落座。

    “诸位爱卿,”朱允炆坐下后,望了望群臣,微笑道“这次会议的议题大家应该都清楚了,那就是如何应对安南胡汉苍的回书,其所言奉陈天平为主有多少可信度朕该如何处置陈天平”

    众人互相看了看,却没有人抢先发言。

    朱允炆笑了笑,点手道“显宗,安南的情况,你这个使者应该比较了解,你觉得朝廷该如何应对呢”

    任显宗的父亲任亨泰是洪武朝的礼部尚书,曾经出使过安南,与安南交涉过领土纠纷问题,只不过当时安南比较强硬,增兵北疆,洪武帝鉴于元朝攻安南失败,没有轻易兴兵,只能暂时搁置。

    任显宗本人则于建文七年中了三甲进士,然后进入翰林院学习,此次出使安南,皇帝钦点其出使安南。

    任显宗慨然领命,出使安南,质询安南国王胡汉苍胡季牦之子废黜陈氏,自立为王之事,朝野众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不过好在有惊无险,三天前安全返回京师,将情况禀报了皇帝,朱允炆当即召开了御前会议,但大家众说纷纭,没有形成最后结果,所以今天还要再开一次。

    “陛下,”

    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