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节 齐德讲兵(第1/4页)  建文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朱允炆每天的日程安排渐渐规律起来,每天早上起来,和四个武学伴读一起锻炼身体,然后和朱元璋一起上朝,在朝上也不说话,只是观察着皇爷爷和诸位朝臣的反应,学习驾驭群臣的方法。(手机请访问)朝会结束之后,到文华堂学习以及和诸位伴读、老师讨论事情。下午向吕氏请过安之后,就去乾清宫向朱元璋学习处理政务。

    在乾清宫的学习真是让朱允炆大开了眼界,朱元璋非常勤政,因为所有的事情都要他来做决定,所以经常工作到深夜,时间长了,朱允炆都有些受不了了,幸亏年轻,还能撑得住。朱元璋最近身体不好,就把一些不是很紧急紧要的奏章让他来看,允炆慢慢开始上手,两世的记忆让他有常人没有的成熟和超出其年龄的冷静,也能慢慢理解朱元璋的做法。朱元璋以江南一省而取天下,文武官员多是两淮人,他们拉帮结派,打压和排挤其他派系的官员;除了江南,各地多有不服,有忠于北元的,有不忘旧主的(方国珍、陈友谅、张士诚);白莲教还在各地流传,虽然经过历次打击,已经转入地下,但在有些地方还是有死灰复燃的迹象;方国珍、张士诚的余部和倭寇勾结,严重影响海运和商务贸易;北元虽然受到严重打击,已经分裂,但是近些年仍有些蠢蠢欲动,北方历来是中原王朝的大敌。种种问题的存在让朱元璋倍感头疼,所以朱元璋特别怕人蒙蔽他,为此不惜大开杀戒。

    在文华堂,朱允炆见到了讲解军事的齐德,他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齐泰,溧水(现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人,现年四十岁左右,洪武十七年举乡试第一,次年成进士。他为人谨慎,为官多年而没有过错,博闻强识,时任兵部主事,对边关地理和将士都了如指掌,是一个标准的文职官员。朱允炆希望了解两个方面,一个是北部边疆的态势和边疆军队的情况,还有大明海运和方国珍、张士诚余部以及倭寇的情况。

    齐德今天讲的边疆的军事部署情况,他在文华堂挂上大明的舆图,拿起一个教鞭,充满自信的讲起来,现场听讲的有朱允炆、耿璇、宋瑄、郭钥和吴升。

    “大明自开国以来,自洪武二十一年,蓝大将军捕鱼儿海大捷以来,北方的边患就少了很多,其实蓝大将军并没有杀伤太多,关键在于摧毁了北元黄金家族的直属势力,导致黄金家族的自相残杀,因而孛儿只斤家族无力统帅漠北、漠南和漠西蒙古,所以这几年来,大明没有太大的边患。”

    朱允炆问道:“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是怎么区分的啊?”

    “漠指的是蒙古高原的戈壁沙漠,大漠以南就是漠南蒙古,也是和大明北疆相接壤的区域,东接奴儿干都司,西接伊犁河流域,南至长城,北逾绝漠,袤延万余里。”

    “漠北蒙古是大漠以北,东起黑龙江呼伦贝尔城,南至瀚海,西至阿尔泰山,北至俄罗斯。”

    “漠西蒙古指的是大漠以西的部落总称,其分布地区东至阿尔泰山,西至伊犁河流域。”

    齐德一边讲一边用教鞭在舆图上画圈指点,朱允炆点了点头,发问道:“那么这三块蒙古和我们大明的关系和威胁怎么看呢?”

    “回皇太孙殿下,对大明直接威胁的是漠南蒙古,但是大明多次出塞,漠南蒙古已经不足为患,但是他们有一部分逃到漠北休养生息,迟早有一天,他们会卷土重来,另外漠西蒙古属于北元的外围部落,和大明不接壤,但是大明沉重的打击了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漠西蒙古就会相对强大起来,他们在合适的时机也会东进,进而成为大明新的威胁。不过从长远来说,漠西蒙古很难成为大漠的主人,因为成吉思汗之后,大漠公认的主人是黄金家族,即成吉思汗的后裔,尤其漠西蒙古是传统的林木中百姓,和毡帐中的百姓即蒙古本部有很大区别。”

    “那我们大明北方边疆的卫所是如何建立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