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五章 迁都的念头(第1/3页)  建文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乾清宫。

    “大珅,接下来就辛苦你了,好好干吧”

    “不敢言苦,臣必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呵呵,朕相信你的能力”

    “谢陛下”

    解缙拱了拱手,抬头望了一眼乾清宫的院落,眼中流露出一丝不舍,虽然自己升官了,却成为了外臣,这个院子,再想如往常一样随意进出,已经不可能了

    “陛下,臣有些舍不得您”

    “无妨,你现在是尚书了,有事情可以直接递牌子进来呀”

    说完,朱允炆轻轻拍了拍解缙的肩膀,解缙点点头,忍住眼眶中的泪水,泣声道别,然后躬身施礼而退。

    “陛下,他能成吗”

    望着解缙走出宫门的背影,黄子澄轻轻走上两步,在朱允炆耳边低声道。

    “怎么说”

    “臣还是有些担心。”

    “为何”

    “解缙这个人自视过高,勇于任事却近似于莽撞,才华自诩更近似于夸耀,同时又争强好胜,经常以才华凌辱同僚,即使在秘书处中,其同僚关系也算不上融洽;如今外放为尚书,微臣担心他的性子”

    “你还是看好郑沂”

    “是的,”

    黄子澄犹豫了一下,才道“郑沂之才不及解缙,但其出身浦江郑家,太祖皇帝曾亲赞其家风严谨,加之其处事谨慎,为官清廉,为人谦逊,与同僚关系甚佳,能力也不差,资历更深,是老资格的礼部尚书”

    说到这里,黄子澄偷眼看了一眼皇帝的神色,有些迟疑的道“另外,方孝孺之才未必不如解缙,人望甚至还要更高一些”

    “嗯,”

    朱允炆瞥了一眼有些的结巴的黄子澄,面上不知可否,只是淡淡道“郑沂,他现在在哪里”

    “回陛下,他在太学做教授。”

    “哦,”

    朱允炆想了一下,道“那就让他去文教部,给解缙当副手吧。”

    “臣待郑沂谢过陛下”

    黄子澄有些激动,连忙谢恩。

    朱允炆将其扶起,拍了拍他的肩膀,沉声道“黄先生,文教部虽然从礼部分拆出去,但依然归您统管,另外太子那边,您也要多多留意才是”

    “是,是,陛下”

    黄子澄点点头

    启用解缙,是有风险的。

    这一点,朱允炆很清楚。

    世人皆知,两利相权取其重,但现实中,往往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这就是用人的难处。

    方孝孺迂阔,喜欢是古非今;解缙自傲,喜欢凌人傲物,都不是最佳人选,至于郑沂,可能与其家教有关,守成有余,开拓不足,更不适合。

    但解缙还是有一点优势的,那就是其思维比较活跃,对新的知识尤其是数学、几何、物理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研究。

    当然,其短板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行事有些幼稚。

    他常常自诩胸怀坦荡,信奉“君子之交淡如水”,行事不拘小节,即使被误解,也不屑于解释,自以为“日久见人心”,但事实上,却往往为人衔恨而不自知。

    所以,这些年,朱允炆一直将其留在身边,没有将其外放。

    只可惜,解缙并不这么认为。

    王艮的外放,让解缙很是不平,这种不平甚至还流传到朱允炆的耳朵里。

    朱允炆思考再三,决定给他一次机会,所以才有了文教尚书之事。

    只不过,对于解缙来说,这到底是祸是福,就很难说了。

    有些事情,即使是朱允炆也控制不了。

    正在君臣二人闲谈时,乾清门口的侍卫急匆匆的走了过来,施礼道“陛下,历国公和杨大人求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