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2章:年末(第2/3页)  战国大司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熟练使用长戟,蒙仲对信卫军士卒的要求就仅仅只有一个动作,即刺与抽,因为他觉得,在战场上士卒们根本用不到什么花里胡哨的动作,只需要牢记这两个动作即可。

    相比之下,关于剑术的训练,倒是相对复杂了些。

    这也难怪,毕竟剑在战场上属于短兵器,一般只有在敌军突破了己方的戟兵防线,并且敌我双方阵型都比较混乱的时候,士卒们才有可能舍弃长戟,改用长剑来杀敌。

    否则,“一寸长一寸强”的说法又不是凭空得来的,相比较剑,戟等长兵器在战场上确实具备更大的优势。

    最后,关于弩具的训练,蒙仲只是让向缭命令编外杂兵制作了一些草人、木桩作为靶子,让信卫军士卒们熟悉了如何射击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在士卒们射靶的时候,蒙仲规定了立射、蹲射、乘射三种考核标准。

    立射,顾名思义即站着射击。

    蹲射,即要求士卒在单膝叩地半蹲的情况下,完成装填弩矢、瞄准、射击这些步骤。

    至于乘射,即是要求士卒们站在奔驰的战车上射击。

    对此,武婴、蒙虎等人感觉莫名其妙,唯独乐毅对此有些猜测:莫非这是弩兵的三种运用方式?

    但是,立射、乘射乐毅都能理解,唯独蹲射让他有些琢磨不透有必要吗?

    直到私底下与蒙仲聊了一下后,乐毅这才恍然大悟,于是乎以更加严格的标准去要求那些士卒们。

    而在这段时间内,赵相肥义、阳文君赵豹二人,亦曾时常邀请蒙仲到他们府上赴宴,这一来二去的,蒙仲与肥义、赵豹二人也变得愈发熟悉,不过他跟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等人,则仍然处在“脸熟”的程度而已。

    这跟蒙仲自身的性格有关,他并非自来熟的性格,更不会主动舔着脸去讨好别人,只有在对方释放善意的情况下,他才会给予相应的善意。

    而赵相肥义,从一开始就对他颇为照顾,至于阳文君赵豹,他与蒙仲倒称得上是不打不相识了,虽然二人曾经发生过一些冲突,但正是那些冲突,让赵豹意识到蒙仲此子不可小觑,于是与蒙仲保持了良好的关系。

    至于赵成、赵造、赵俊、李兑那些人,他们并未主动与蒙仲接触,蒙仲自然也不会主动去接触他们。

    更别说赵成、李兑等人还曾经在公开场合取笑他不自量力,竟妄想仿造魏国的魏武卒。

    除了肥义、赵豹等寥寥几人,蒙仲在邯郸的人际往来,就只有赵主父、安阳君赵章、田不禋,以及鹖冠子与庞煖这对师徒。

    鹖冠子,是学问丝毫不亚于庄子的道家大贤,纵使蒙仲作为庄子的弟子,在这位大贤面前亦是毕恭毕敬。

    至于庞煖,虽然蒙仲曾对鹖冠子笑称庞煖训练的新军,或将是他率下信卫军的劲敌,但事实上,无论是蒙仲还是庞煖,其实都没有视彼此为敌人的意思因为他们都是赵主父栽培的亲信势力,彼此不存在什么矛盾,他们的“敌人”,是以赵王何为首的王党势力。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庞煖亦忙着训练新军,但蒙仲与他倒也有过一番谈聊。

    庞煖是赵国邯郸人,但其祖上却是魏国庞氏出身。

    说到魏国庞氏,最耳闻能详的莫过于庞涓,毕竟此人曾被誉为继吴起之后的魏国名将,只可惜,这等名将却两度被齐国的孙膑击败,非但使庞涓羞怒自刎,也令魏国失去了再次崛起的机会。

    庞涓战死后,庞氏在魏国逐渐失势,后来魏国便派其族子庞葱陪同太子前来赵国邯郸作为质子,而庞煖,即庞葱的后人。

    因缘巧合之下,鹖冠子从楚国出发,周游列国后来到赵国,收了庞煖作为弟子。

    据蒙仲自己的估测,鹖冠子虽然是道家弟子,但他的学问却不仅仅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