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增设衙门(第2/4页)  大清巨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足放下茶盅,谦逊道“大清能有今日之局面,亦是仰仗成皇帝,显皇帝励精图治,锐意革新,皇太后顾全大局,事事以天下苍生为念。”

    慈安顺着话头径直道“镇南王既能顾念旧情,可保大清国祚长盛不衰?”

    听的这话,易知足轻叹了一声,才道“皇太后何必执于一念,俗话百家的王朝,千年的世家,纵观三千年来王朝更迭,可有长盛不衰之王朝?”

    慈安缓声道“英吉利施行君主立宪,迄今已将近二百年。”

    “皇太后难道不觉的这个世界正变化的越来越快?”易知足着掏出烟盒来,随手点了支香烟,缓缓道“皇太后希望通过君主立宪绵延大清国祚,这我很理解,但这世上没有长生不死的人,也没有长盛不衰的王朝。

    我国有着长达三千年的君主制度,君主立宪很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而且我国正迎两亿个百年难遇的黄金发展时期。

    可以预见的是,我国正在开创一个超越康乾盛世的大盛世,别的我不敢保证,只要这个盛世延续下去一天,大清国祚就能绵延一天。”

    听的这话,慈安暗松了口气,康乾盛世即便是从平三藩之后算起,止于乾隆中期,也是绵延百年,大清能再绵延百年国祚,她也知足了!略微沉吟,她才问道“镇南王这个世界正变化的越来越快,是何意思?”

    “随着科技、工业的迅速发展,交通和通讯会越来越便捷,世界各国的交流也会越发的频繁,文化思想的交融碰撞也会越来越激烈,各种新思想新文化新制度新设想会层出不穷......。”

    到这里,易知足笑了笑,“每代人有每代人的责任,我们只能努力完成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至于下一代,我们看不到,也想不到会是什么情形。”

    顿了顿,他接着道“我建议皇太后和皇上明天前往蓝田去看看,去看看人类驾驶飞机在天空飞行,或许不要十年,西安到京师,只要一两个时辰就能抵达。”

    院子里,易正德和光绪一脸严肃的坐在椅子上,两人跟前,一个摄影师正摆弄着一架笨拙的照相机。

    肃顺有些无语的看着两人,易正行他接触过,很是规矩受礼,没想到这个易正德一点正形也没有,居然非拉着皇帝合影。

    不过,对于易正德的胡闹,他并不在意,他更关心的是慈安和易知足的谈话,生怕两人闹的不欢而散,皇太后和皇上与易知足一同巡视西北的消息早就已经放出去了,两人若是谈的不愉快,生出变故来,那就成了笑话了。

    时间不长,就见易知足缓步走了出来,见其一脸轻松的神情,他登时放下心来,迎了上去问道“还好?”

    “能有什么不好的?”易知足道“准备一下,明天一早出发,我们打前。”着,他招手叫易正德过来,吩咐道“明天上午派车接皇太后和皇上去机场视察,就他们两人。”

    “呜——。”伴随着长长的汽笛声,西巡的专列缓缓的驶离了西安。

    列车出不久,肃顺就离开自己的专用车厢前往易知足所在的车厢,这次陪同易知足西巡,对于他来是一个难得与对方长时间相处的机会,他自然不会浪费,明年就要接任总理大臣,他相信对方也有许多事要与他谈。

    进的车厢,见的易知足正与赵烈文两人一人一张报纸,肃顺不由的笑道“这两日不是山西旱情解除的报道,就是西巡的报道.......。”

    易知足看了他一眼,示意秘书移了一张沙发到对面,待其落座,这才道“现在的报纸嗅觉很敏锐,已经有人嗅到发开西北的信号了。”

    肃顺听的一愣,“国城兄真打算开发西北?如今北方和南非各省的工业刚起步......。”

    “铁路都已经开通了,不发展工业岂不是浪费?”易知足不以为意的道“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